隨著科技的迅猛發展,人工智能(AI)熱度持續攀升,成為引領新質生產力的重要引擎之一。近期,松山湖將先進科技與學校科學教育相結合,開展各項人工智能科普活動,讓學生們在校園里就能了解未來科技前沿技術。5月25日,聚焦“大模型具身智能”的2024松山湖科學會議也即將啟幕,再掀一場“AI風暴”。
AI科普講座 激發學子科技興趣
5月6日,一場題為《人工智能時代的智能視覺技術及應用》的科普講座在松山湖北區學校舉行。講座邀請了東莞理工學院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副院長陶銘,向七年級全體師生深入淺出地講解人工智能、機器視覺等基本概念,剖析各項應用的設計思路和設計目標。
陶銘首先拋出“什么是人工智能?”“什么是機器視覺?”等問題,與現場同學進行互動,引發同學們積極思考。他著重展示了自主導航湖面垃圾回收無人艇、消防偵察滅火機器人、視覺情感分析系統和智能機器人等實物操作視頻,還讓同學們體驗了人臉檢測與追蹤技術。通過現場提問、視頻觀看、互動體驗等形式,激發了同學們對人工智能的濃厚興趣。
陶銘表示,學生們對人工智能是非常有熱情、充滿好奇心的,結合初中生的心理特征和認知能力進行科普講解,能夠有效啟迪學生們的科學思維。
七年級的鄧同學和譚同學在認真觀看講座后表示,他們對講座中介紹的無人艇產生了深刻的印象,特別是通過了解其中的設計思路,讓他們對人工智能有了更深的認識,對他們今后的學習也有一定的幫助。
AI科普巡展 沉浸體驗科學魅力
5月8日,涵蓋意念賽車、機器狗、編程機器坦克、無人機VR體驗等十幾個科技體驗項目的2024年松山湖人工智能科技科普巡展在松山湖北區學校開展。
活動現場,同學們與人工智能“對話”,與人工智能象棋機器人下象棋,感受人工智能給生活帶來的便利和樂趣。通過親自操作無人機,同學們了解和掌握了無人機的飛行技巧,感受到無人機帶來的獨特視角。
同時,結合2024年松山湖北區學校首屆閱創節活動,現場還設置了諸多科學實驗項目和圍繞數學、生物、物理等學科的趣味體驗活動。只需要發出聲音,鹽粒就會在薄膜上“跳舞”;借助蠟燭、鐵勺等簡單的道具,就能制作爆米花;通過迅速搖動手柄,讓機械能轉化為電能,就能點亮小燈泡……
全體學生踴躍參與,親身體驗包括人工智能在內的多種前沿科技產品,動手嘗試各種有趣的科學實驗,零距離、沉浸式感受科學的魅力。八年級的崔同學認為這樣的活動很有意義,讓他們能夠在玩樂中學習科學原理,進而激發對某些學科的興趣。
共探AI新世界 引領科學城未來
以上活動由松山湖科技創新局、松山湖北部片區黨委主辦,松山湖科學技術協會、松山湖北區學校承辦,是松山湖全民科學素質提升系列活動之一。活動旨在加強人工智能等前沿科技知識普及,喚醒青少年群體熱愛科學、崇尚科學的熱情,營造濃厚的校園科學氛圍,進一步提升中小學生科學素養。
為促進人工智能學術交流,激活新質生產力,即將于5月25日啟幕的2024松山湖科學會議特以“大模型具身智能”為主題,邀請全球頂尖學者和行業專家匯聚于松山湖科學城,深入探討人工智能前沿技術、應用場景及其對社會發展的深遠影響。
屆時,將有多位院士專家帶來精彩的專題報告,圍繞AIoT與工業具身智能、倫理與治理、具身智能醫療、多模態大模型、機器人具身智能等方面分享最新的研究成果。
來源: 東莞慧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