審核專家:景媛 中級會計師

你在逛淘寶、刷抖音、聽音樂時,有時是否會覺得,這些App比你自己還要了解你自己?

這些平臺會根據大數據、算法等技術,進行精準推送和個性化服務,為你帶來關心和溫暖。但是,在當前炎熱的天氣下,送“溫暖”可能也是一種麻煩。

選擇困難怎么辦?一切交給“隨機”!

以聽歌為例,很多人在收聽音樂時會選擇隨機播放,因為很多時候不知道聽什么,也就是我們常說的“選擇困難”,所以希望App幫忙做個決定。

圖源:網易云音樂截圖

在音樂播放設備的歷史中,蘋果公司2005年推出的iPod Shuffle以其獨特的設計而著稱。與當時常見的音樂播放器相比,iPod Shuffle可以算作“異類”——它沒有屏幕,因此帶來一個重要的問題是,用戶如何選擇播放的歌曲?

答案是隨機播放

聽眾不僅能夠通過iTunes同步個人喜愛的音樂,也可以直接同步一個喜歡的播放列表到iPod Shuffle上。但是在iPod Shuffle的使用上,聽眾所能獲取的最大感受是隨機播放的魅力,這可是選擇困難者的福音

隨機播放常見的方式有兩種,一種叫Shuffle,另一種叫Random。

▲洗牌算法 圖源:9to5Mac

Shuffle叫做洗牌算法,它的原理與洗撲克牌相似,通過將不同數量的音樂進行隨機排列得到一個亂序結果來模擬隨機播放。在每次播放會話開始時,系統會重新排列歌曲列表,但一旦播放開始,列表中的順序就被固定了,這被稱為‘偽隨機’算法,因為它在一次播放會話中保持一致性。

而Random則是真正的隨機播放,即每次切換下一首音樂都是未知數,像現場開盲盒一樣,沒有預先排列的列表,因此是“真隨機”算法。

判斷真隨機和偽隨機,只需點擊“上一首”就能知道。在‘偽隨機’算法中,播放列表在會話開始時固定,因此點擊‘上一首’會返回到之前播放的歌曲。而在‘真隨機’算法中,每次歌曲的選擇都是獨立的,連續播放同一首歌的概率雖然存在但相對較低。

目前在各大音樂App中用得比較多的是“洗牌算法”或其改進版本,旨在平衡隨機性與用戶體驗,比如網易云音樂和 QQ 音樂等都在使用。

能把我人生的決定權交給“隨機播放”嗎?

上面這兩種方法更好一些,對于各位聽眾來說就見仁見智了。但客觀來看,“洗牌算法”因其可控性與對用戶多樣化需求的適應性而廣受歡迎,它允許平臺在用戶享受隨機播放的樂趣時,仍能對播放順序進行一定程度的控制。“;而“真隨機”,則提供了一種完全不同的體驗,就像一葉扁舟如葦葉般自由飄蕩在浩瀚無垠的海面上,每一次點擊都是未知的冒險。隨機選擇這么好,在聽歌、娛樂、購物等方面都能夠幫助我們提高決策效率,那么它能幫我們在人生的十字路口做出選擇嗎?接下來,我們先來了解一下隨機選擇背后的“算法”。

在計算機專家看來,算法是“一種有限、確定、有效并適合用計算機程序來實現的解決問題的方法,是計算機科學的基礎。”彭蘭在其著作《生存、認知、關系:算法將如何改變我們》中深入探討了這一主題。通俗地說,今天的算法可以看作是用計算機程序實現的,基于數據分析、面向特定目標的一套指令或方案

在數字社會的織錦中,“算法”已經不僅是信息分發或生活服務的技術工具,它們通過分析用戶數據和行為,逐漸演變為一股塑造個體行為與偏好支配性力量。

如果我們把閱讀消息、聽音樂、刷短視頻都視為隨機的一種變體,毫無疑問,我們可以看到算法在日常生活中的普遍影響。一方面,算法會根據你的喜好、停留時間“隨機”推薦和展示同類的內容。另一方面,這些App讓你誤以為自己正在接觸多元的信息,吸引你不斷用手指滑動屏幕,侵蝕著你的時間和注意力,而實際上,我們被束縛在“偽隨機”的信息繭房中。

圖源:百度圖片

所以,下次再刷抖音、聽音樂時,不妨采取主動,通過主動搜索不熟悉的內容來打破算法的固有推薦模式,實現對算法的“反向馴化”。比如,每周設定一天為‘探索日’,專門瀏覽和學習新領域的視頻或音樂,隨著時間的積累,你會發現推薦內容逐漸變得豐富多彩。通過這一過程,我們實際上是攜手算法共同探索更廣闊的天地,讓其成為豐富我們審美的伙伴,而非單一的決定者。

當你交出了選擇權,決策權也已經岌岌可危”,人生的決策權,我們要掌握在自己手里。

“隨機”測試一下你的數字素養

圖源:包圖網、文心一言AI生成

請根據小編“隨機”設置的四張圖片,判斷出哪張是由AI生成的?

答案在文章末尾~

那么,什么是數字素養

“數字素養”(digital literacy)一詞起源于20世紀90年代。保羅·吉爾斯特(Paul Gilster)最早對該詞進行了概念定義,認為:“數字素養是獲取、理解并使用互聯網信息的綜合能力。”

中央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委員會印發的《提升全民數字素養與技能行動綱要2022~2035》指出,數字素養是數字社會公民學習工作生活應具備的數字獲取、制作、使用、評價、交互、分享、創新、安全保障、倫理道德等一系列素質與能力的集合

一言以蔽之,面對生存和生活方式的數字化,數字素養是讓我們更好享有數字生活的一種修養

舉個最典型的例子,我們在網上看到一張圖、一則信息,能否辨別其真偽,便能體現出我們的數字素養。

你可能會覺得,上網沖浪不用這么較真。但是,如果我們對網上的信息缺乏批判性思考,則會被智能機器所左右,你的思想則會陷入被控制的狀態。還以隨機播放為例,如果你將選擇權完全交給音樂App的“洗牌算法”,它會影響甚至形塑你的音樂品味。

在算法、人工智能等新技術狂飆突進的時代,提升數字素養顯得至關重要。提升數字素養需要我們學會多角度驗證信息,關注可信渠道,培養基本的事實核查技巧等,但最重要的是要保持獨立的思維。

技術不斷更新迭代,但不變的是人始終要有自己的思考。在這個充滿不確定性、處處都是“隨機”的時代,需要我們主動去理解、思考,握住意志的韁繩,去駕馭技術的猛獸。

下面揭曉測試答案:D(圖片由文心一言生成)

來源: 北京科學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