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分日,晝夜均,寒暑平。”

春分是太陽黃經(jīng)新一輪回的開始,此時,陽在正東,陰在正西,由此晝夜平分,冷熱均衡。

“南國春半踏青時,風和聞馬嘶。青梅如豆柳如眉,日長蝴蝶飛。”

收獲春天的日子到了!看,桃紅李白、油菜花開、竹筍拔節(jié)。聽,雨聲細微、雷聲震震、燕子呢喃。田間地頭也滿是蓬勃和希望。

“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

放個風箏而已,還要等東風?別不信,這風和風呀還真的不一樣。詩里的“東風”代指春風,春風大多是向上揚的。這是因為春天地表回暖快,但高空還維持比較冷的狀態(tài),這樣上冷下暖的組合就容易產(chǎn)生對流,而上升氣流會把風箏輕而易舉地送到空中。

“春分到,蛋兒俏。”都說春分這天更容易把雞蛋立起來。

“分”揭示的正是生命的“平衡之道”。咱們中國人創(chuàng)造了一個美麗的詞來形容這種平衡,那就是“春和”,說的是萬物共生、平衡有序,春和景明、波瀾不驚。

來源: 江西氣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