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科技的飛速發展,教育已不再是單純的知識傳遞,而是更加注重創新思維與實踐能力的培養。在這一背景下,青年科技教師作為教育領域的生力軍,其專業素養和教學能力的提升顯得尤為重要。為此,組織青年科技教師培訓,不僅是教育發展的必然趨勢,更是培養未來科技人才、推動科技教育創新的關鍵所在。
青年科技教師培訓不僅幫助他們掌握先進的科技教育方法,還讓他們了解國內外科技教育的最新動態和趨勢,從而拓寬視野、啟迪思維。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領略這些培訓課程的精彩之處。
一、人工智能學習項目化
在南京市六合區,一場以“人工智能學習項目化”為主題的培訓活動如火如荼地進行。南京師范大學海洋科學與工程學院陳曄教授現場授課,他結合青少年科技創新活動,為科技教師們帶來了一場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盛宴。陳教授深入分析了全球數字化背景下的科技教育變革,為六合區的科技教師提供了一次寶貴的學習機會。
二、建立STEAM科技教育理念
在四川德陽經開區,一場以“STEAM理念的科學教育創新”為主題的科技教師培訓課吸引了眾多教師參與。李婷和陳曉露兩位老師分別從社會認知與需求的變化入手,分析科技教育的實踐案例,展示了科創啟蒙普適性課程的樣貌。此次培訓讓科技教師們深刻理解了科學教育從理論到實踐的實施路徑,有助于他們建立STEAM科技教育理念。
三、觀摩課例展示,收獲實踐啟發
浙江省紹興市柯橋區舉辦了一場以“新課標、新教材實踐的深度錘煉”為主題的科技教師培訓。通過課例展示與圓桌論壇兩種形式,示范教師為在場的科技教師呈現了一場科技與教育融合的盛宴。課例展示以中小學課本中的實際課程內容為基礎,通過圓桌論壇深入探討課例展示內容邏輯和目前科技教師授課中存在的問題。這一活動讓科技教師們從實踐層面深化了對科技教育課程的理解和認識。
四、提升專業技能與專業素養
太原市杏花嶺區策劃了一場科技教師培訓活動,特別邀請了科學教育領域的權威專家擔任主講。專家強調了在科學課程中增強實驗和實踐環節的重要性,并指出科技教師應具備跨學科融合的能力。為實現這些教學目標,科技教師應注重提升個人專業素養,積極探索多樣化的授課模式。
五、建設科技教育的底層邏輯
寧夏回族自治區永寧縣組織了一場多所學校教師參與的現場交流活動。李征老師作為科技教育領域的資深專家,強調了在科學教育實施過程中夯實底層邏輯的重要性。他提出,建立一套健全而科學的教育體系有助于教師間相互交流教學經驗和教育資源,進而形成教育合力。
這些精彩的培訓課程為青年科技教師提供了寶貴的學習機會和成長平臺。他們通過深入學習系統的專業知識、錘煉精湛的實踐技能并深入交流教學方法,逐步成長為擁有扎實科技素養、豐富教學經驗與創新教育理念的教育者。這樣的培訓不僅有力推動了教師個人的成長與發展,更是科技教育體系整體優化與提升的關鍵環節。
來源: 中國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者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