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中國老百姓總是津津樂道自己是“吃瓜群眾”,“吃”完演員“吃”同事,一直吃瓜一直爽,可以說是樂此不疲。

可是“吃瓜群眾”的美名是怎么得來的?因為從全世界來看,中國絕對是西瓜的第一生產和消費大國。試問有幾個人能拒絕又甜又爽的西瓜呢?

圖片來源:pxhere
種瓜、吃瓜第一大國

從西瓜產量來看,根據國際糧農組織 2021 年的統計數據,中國占絕對統治地位,是第二名土耳其的 17.6 倍,占全球前 5 名產量的 85.4%,占全球 26 個主要西瓜生產國產量的 73.6%。

以上數據可以理解為,全世界每 4 個西瓜中,有 3 個是在中國生產


中國,妥妥的世界西瓜大王。制圖:地球知識局那么,中國生產了這么多西瓜,都去哪里了?

從進出口數據來看,我國自 2000 年以來,西瓜出口占全球西瓜貿易量的 0.72%~2.17%,其中 2013 年出口最多,占全球貿易量的 2.17%。

而中國西瓜進口量占全球貿易量的 5.11%~18.59%。其中,2000 年最低,為 5.11%,2011 年最高,為 18.59%。


全球西瓜貿易里,中國的地位舉足輕重。制圖:地球知識局

從進出口的具體數量來看,我國每年西瓜的進口量均大于出口量。這也就是說,我國每年的西瓜消費量大于生產量

值得注意的是,這些僅僅是官方的進出口數據。近年來,我們有大批的瓜農開始在東南亞國家,比如緬甸、老撾、泰國和柬埔寨生產西瓜。這些西瓜走云南、廣西的陸路口岸回流中國。而這些走陸路口岸進入中國的西瓜,大部分沒有計入世界貿易數據。

據估計,我國瓜農在東南亞擁有瓜田的面積在 400 萬畝以上,每年的西瓜的產量在 800 萬噸以上。這些西瓜除了在東南亞當地有少量的消費,大部分都回流了中國。

圖片來源:pxhere因此,中國人實際消費的西瓜應該在 7000 萬噸左右,占全球 26 個主要西瓜生產國數量的 84.5%。中國人不僅吃了自己生產的西瓜,還吃了外國生產的西瓜。

由此可見,中國“吃瓜大國”的地位是無法撼動的。

西瓜

漂洋過海來到中國

中國還為西瓜的傳播和壯大作出過巨大貢獻。

考古的發現,最早的西瓜種子在非洲東部的埃及、蘇丹等地,時間可以追溯到 5000 年前。

最早的西瓜圖像位于 4000 年前埃及法老陵墓的浮雕,該西瓜的圖像為橢圓形、果實表面具有大的條紋。


據說法老們當時吃的瓜可沒我們現在的甜。制圖:地球知識局距今約 2000 年前,在地中海沿岸、中亞和南亞,都發現有甜味西瓜的記載。


西瓜的祖先們,和“甜”字不大沾邊。制圖:地球知識局由此我們可以推斷,西瓜原產于非洲東部,沿著東、西兩個方向傳播,西路是經地中海向歐洲傳播;而東路是經紅海傳入中亞地區。

約 1390 年的畫作,當時的歐洲已經有了紅瓤西瓜。圖片來源:wiki
在中亞,西瓜又分兩支繼續向東部傳播。其中一路北上,越過帕米爾高原,進入中國新疆地區,然后沿著絲綢之路來到中國關中地區;另一路向南部傳播,來到巴基斯坦、印度等南亞國家。

制圖:地球知識局在關中地區,西瓜的傳播又分兩個方向,一路是向東部傳播,來到黃河中下游和江南地區,包括河南、山東、江蘇、浙江等地,隨后傳入朝鮮半島和日本;另一路向南部傳播,來到長江流域和珠江流域,并向東南亞傳播。

制圖:地球知識局

我們可以發現,在西瓜全球傳播的路徑中,中國是重要的節點,也是西瓜種質資源最為豐富的地區。

中國遼闊的地域、優良的氣候為西瓜生產和選育提供良好的傳播條件,使優異西瓜種質資源獲得最大化的利用。

目前,西瓜屬植物分為 4 個種,分別是普通西瓜種(Citrullus lanatus),是現在主要的栽培西瓜類型;藥西瓜(Citrullus colocynthis),野生西瓜類型,極少栽培;缺須西瓜(Citrullus ecirrhosus)、熱迷西瓜(Citrullus rehmii),也都是野生西瓜。
其中,普通西瓜種(Citrullus lanatus)又有 3 個亞種,包括野生類型毛西瓜亞種、半野生類型黏籽西瓜亞種,以及栽培類型普通西瓜亞種。


西瓜屬家族成員集合。制圖:地球知識局而中國擁有上述所有的西瓜種質資源,可以說是世界西瓜種質資源寶庫。
琳瑯滿目的西瓜產品

除了直接吃瓜,中國還是西瓜美食的聚集地。西瓜加工產品琳瑯滿目,從零食到主食,從佐餐到食品配料,應有盡有。
尤其是西瓜汁,絕對是炎炎夏日最清爽的一抹紅色。但在以前,西瓜汁一直存在風味劣變等問題,制約著產品的發展。

圖片來源:pxhere北京市農林科學院張超的團隊致力于西瓜汁的研發。他們研究發現,2-壬烯醛、2-壬烯醇和 3,6-二壬烯醛等是西瓜汁的主要呈香組分,但是這些成分很不穩定,容易轉化為酯類或硫醚類化合物,使西瓜汁喪失原有清新香氣。

而超高壓處理技術可以有效維持西瓜汁的香氣。這種技術是將西瓜汁置于密閉處理倉內進行加壓處理,壓力相當于 5000 米深海的壓力。


超高壓處理技術是食品加工領域的高新技術之一。制圖:地球知識局通過加壓,可以讓主要呈香組分發生生理代謝轉化酶的活性變得鈍化,從而不容易變質;同時降低西瓜汁內氧氣的含量,從而抑制主要呈香組分發生氧化反應;還可以降低西瓜汁表面張力,維持西瓜汁的特征香氣組分。

通過超高壓技術生產的西瓜汁,貨架期可達到 1~2 個月。

此外,鮮切西瓜是將新鮮西瓜經過清洗、削皮、切分、包裝等步驟生產的即食性產品,具有安全、營養和便捷的特點,是營養配餐、水果拼盤和餐后水果的主角。
西瓜醬是中華傳統美食,在河南、山東和山西具有悠久的食用歷史。該產品以西瓜和黃豆為主要原料,經過清洗、拌粉、配料、發酵、曬制等步驟生產而成,產品風味獨特,醬香濃郁,是佐餐和炒菜的好搭檔。

西瓜醬西瓜籽由特定品種的西瓜種植生產的。這種西瓜耐貧瘠、果型小、糖度低、瓜籽大且多,一般稱為“打瓜”,主要種植于內蒙古、新疆、遼寧和吉林西部等地。

打瓜一般在每年的 9~10 月份采收,通過打瓜撿拾機將打瓜收集、破碎,完成瓜籽收集,同時將瓜瓤和瓜皮等還田。
而收集的瓜籽進行清洗、晾曬和智能分選進行分級,然后進行煮制和炒制,最后送到消費者的手上。
除此之外,西瓜果凍、西瓜蛋糕、西瓜糖果、西瓜巧克力、西瓜脆片等各類食品,能夠充分地滿足消費者對西瓜的遐想。

總之,我們中國人不僅吃自己的瓜、還吃了外國種植的瓜;中國不僅是西瓜的次發源地,而且為西瓜在全球的傳播作出了巨大的貢獻。更重要的是,中國人以西瓜為主要原料,開發出琳瑯滿目的西瓜產品,絕對是西瓜美食的聚集地。

來源: 福建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