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提升我省科普教育基地展教功能和服務能力,2020-2023年,省科協、省委宣傳部,省教育廳聯合評選出115個優秀科普教育基地建設項目。“福建中醫藥大學時珍園藥用植物科普教育基地”入選2022年度福建省優秀科普教育基地建設項目。****
時珍園的命名有兩層含義
第一層含義
是對我國偉大名醫李時珍的尊敬與緬懷
第二層含義
取自“時光珍貴,及時勉勵”之意
**意在勉勵廣大學子珍惜時間,**努力學習
時珍園入口的青石板上
鐫刻的是福建省最具特色的藥材名稱
一共一百味
稱為“百味閩藥”
讓我們踏上這些青石板
一起走進時珍園
↓↓↓
01
時珍園文化長廊的橫梁上刻有162首方劑歌訣,這些歌訣出自閩籍大醫陳修園的《長沙方歌括》,學生們可以在這里一邊感受中醫藥文化,一邊背誦方劑歌訣。
02走過長廊是閩臺道地及主產藥材展示區,園區及長廊兩側引種了閩臺特色藥材“福九味”等藥用植物100余種。已引種的有建蓮、黃精、鐵皮石斛、薏苡仁、巴戟天、馬藍、梔子、陽春砂仁、枇杷、杜仲等閩產常用藥用植物,還收集了青果、樟腦等臺灣地區道地中藥材的原植物橄欖、樟樹。
03****在日常生活方面,中醫是醫療體系的一部分,在治病救人中有著廣泛的應用;在文化方面,中醫是中華傳統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中醫的存在豐富了我國的文化內涵也在實際應用中增強了我國國民的文化自信;在思想哲學方面,中醫所強調的天人合一、辯證論治等觀念促進了中國古代哲學的發展,也使現在的哲學體系更加多元。
時珍園
將中醫藥文化元素融入基地建設中
努力打造全國科學內涵豐富的
中醫藥文化科普教育基地
為弘揚中華傳統中醫院文化
作出貢獻
這一站
我在福建中醫藥大學藥用植物園-時珍園
(地址:福建省福州市閩侯上街邱陽路1號)
來源: 福建省科學技術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