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晚上“餓得慌”,該不該吃東西?有人說“吃太飽”不好,有人說“餓著肚子”睡不著。畢竟,小朋友加餐吃太多,脾胃晚上就得“加班”,可能導致睡不安穩;但如果過于饑餓,又難以入睡。
孩子晚上睡前

為什么容易餓

孩子處于快速生長發育階段,對能量和營養也具有相對較高的需求。一方面,如果孩子晚餐時間較早或吃得少,就會導致睡前出現饑餓感。另一方面,孩子活動量大,消耗能量多,到了晚上也會有饑餓感。此外,也可能是心理因素在作怪。比如,有些孩子習慣在睡前喝牛奶或吃小零食,造成睡前出現饑餓反饋。

孩子吃宵夜

有什么危害

**1.增加肥胖發生風險。**晚上人體代謝水平會降低,晚上進食、特別是進食高熱量的食物,身體的代謝速度較慢就會導致能量轉化為脂肪儲存,增加兒童肥胖癥的發生風險。

**2.加重脾胃負擔。**中醫認為小兒“脾常不足”,即脾胃功能尚未健全,容易引起脾胃功能紊亂等問題。正常狀態下,機體的脾胃功能在晚上需要休息,若夜間進食會強迫已進入休息狀態的脾胃重新“開工”,容易出現消化不良、積食、便秘等不適癥狀。

**3.影響睡眠質量。**孩子睡前吃東西,尤其是進食量大或進食難以消化的食物,脾胃繼續工作就會擾亂心神,導致難以入睡或夜臥不安。晚上進食還可能導致胃酸分泌過多,引起胃痛或胃部灼熱不適,讓孩子不自覺地口中流涎,睡覺時輾轉反側。

家長如何應對

孩子睡前饑餓

1.晚餐時間和睡眠習慣要規律規律的用餐習慣和睡眠習慣有助于避免孩子因饑餓而攝入過量食物或不健康的零食。這些習慣不僅對孩子目前的健康有益,還為他們成年后的健康奠定良好基礎。
2.晚餐營養要均衡
晚餐要熱量適中、營養均衡。夜間容易餓的孩子,晚餐可以適當補充富含蛋白質和纖維的食物,如瘦肉、魚類、蛋類和植物性蛋白質等,以及全谷類食物、新鮮蔬菜和水果等,這些都可以幫助孩子維持長時間的飽腹感。

3.共進晚餐,****促進親子交流家庭成員一起用餐,不僅可以增進親子感情,而且便于父母為孩子樹立良好的飲食習慣榜樣,減少孩子對快餐和零食的偏愛。
4.睡前放松,減少饑餓感在洗漱、閱讀或講故事環節,家長可以幫助孩子放松心情,減少孩子對饑餓的敏感度。同時,創造舒適寧靜的環境,避免孩子在睡前使用電子屏幕,為睡眠做好準備。

來源: 學生健康報、健康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