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結構西化,肥胖人群增多,沒定期篩查意識……近年來,結腸癌在我國的發病率呈明顯上升趨勢,尤其是右側結腸癌。但同時,結腸癌又是綜合治療效果非常好的癌癥,早期診治,治愈率高達90%以上。
那如何與結腸癌打一場聰明的戰爭呢?重慶市腫瘤醫院消化內科主任、主任醫師陳偉慶說,這6個手段一定要牢記。
門診案例
41歲男子不辣不歡患結腸癌
江北41歲的趙先生,是個十足的吃貨。烤腦花、烤肥腸;麻辣魚、花椒雞;火鍋、串串……基本上是不辣不歡、無肉不歡。
今年2月,趙先生突然覺得肚子隱隱作痛,大便中還帶血。他以為是腸炎,就沒往心里去,這一拖就是一個月。3月的一天晚上,他剛回到家,肚子又疼起來了,這次疼得他直冒冷汗。他跑到附近診所掛了幾天點滴,但一點沒好轉。于是,他來到重慶市腫瘤醫院做腸鏡檢查。檢查結果出來了,是早期右側結腸癌。
圖源:Pixabay
醫生表示,通過內鏡手術治療,病情就應得到控制。但心情抑郁的趙先生,反復地詢問醫生,為什么自己年紀輕輕就會患結腸癌呢?
我國結腸癌高發年齡為45歲
“結腸是人體內很重要的一段腸管,其作用是吸收經過小腸消化吸收的食物殘渣中的水分和其他一些物質,并將這些殘渣最終變成糞便,并最終排出體外。”陳偉慶主任說,近年來,結腸癌在我國的發病率呈明顯上升趨勢。結直腸癌的發生受環境的影響明顯,環境因素在其中的占比可達80%左右。同時,結腸癌又是綜合治療效果非常好的癌癥,早期診治,治愈率高達90%以上。
與歐美國家相比,我國結腸癌患者的發病年齡明顯提前,高發年齡為45歲左右,較歐美等國家提前12-18年。
究其病因,陳主任認為,除了與遺傳因素外,還與飲食習慣、肥胖、結腸息肉、是否定期體檢等有關?!耙虼?,如果你是一個足夠聰明的人,可有針對性的進行預防,與結腸癌打一場聰明的戰爭?!标愔魅握f。
高脂、高糖、少纖維飲食致右側結腸癌增加
“2014年,有權威機構在中國香港、重慶、四川內江三個城市,研究了近10年的結腸癌發病情況,結果發現這三個城市的右側結腸癌發病率增加。”陳主任說,一般而言西方的右側結腸癌患者較多,而我國10年前結腸癌患者主要以左側為主,右側結腸癌患者較少。
之所以會這樣,是因為右側結腸癌的發病主要與高脂、高糖、少纖維飲食有關。西方人的飲食多是高動物蛋白、高脂肪膳食,飲食過于精細,如牛肉、少纖維素及精制米面,因此右側結腸癌高發。而中國幾千年前的飲食文化,主要是低脂、高淀粉、高纖維。在這種飲食結構下,右側結腸癌的發病率就相對低些。
“但是隨著人們生活方式的改變,飲食習慣的西化,近年來,右側結腸癌在我國的發病率呈明顯上升趨勢。”陳主任表示。
肥胖也是結腸癌高危因素
“除了飲食習慣的西化,現代人運動量少,長期靜坐,肥胖的人逐漸增多。肥胖不僅可引起高血脂、高血糖、高尿酸、脂肪肝等外,還會增加結腸癌的發病率。”陳主任解釋,男性肥胖者在日常飲食中往往攝取過多的動物脂肪、膽固醇,而由于工作的原因他們平時都是坐在辦公室里,再加上不注意體育鍛煉,因此會增加消化道的負擔,妨礙正常消化,脂肪的代謝產物會最終轉化為致癌物質。
另一方面,肥胖者膳食纖維攝入相對較少,而膳食纖維有助于增強腸蠕動,有助于消化、分解脂肪,如果腸道中缺少膳食纖維的幫助,就容易發生便秘,時間一長,就會成為直結腸癌的潛在危險因素。
沒定期篩查意識息肉會癌變
再加上,目前我國對于結腸癌的篩查率相對較低,市民體檢意識不強,大多數病人發現時已處于晚期,治療效果不佳。陳主任指出,目前無痛胃腸鏡篩查在1000元左右,很多人在沒出現明顯的癥狀前,都不愿花這個錢去做檢查。不過,一旦發現結腸癌后,很多病人就會花更多、大量的錢進行治療。
其實,這樣的教訓是很慘痛的。尤其是結腸息肉患者,如果不注意定期篩查,就可能出現結腸息肉——表面異常增生——結腸癌變,75%的結腸癌患者都是遵循的這條路。
應對結腸癌 你可采取這6種手段
陳主任表示,早期結腸癌是可防可控的,不論是從預防,還是早期發現的有效手段都很多,關鍵就要看你是否足夠聰明,是否采取了“聰明”的手段去應對。
手段1:高脂食物別過量
如果你夠聰明,預防結腸癌,就最好不再追求西方飲食方式,還原中國最傳統的飲食結構,以植物性食物為主。植物性食物中含有多種蔬菜、水果、豆類和粗加工的谷類等。
§ 多吃蔬菜、水果,特別要注意增加纖維素的攝入;
§ 少飲酒,避免吃刺激性食物,如咖啡、冷飲等;
§ 喜歡吃肉者每天紅肉(豬肉、牛肉、羊肉等)攝入量應小于90克,要多吃白色肉類(如深海魚類),可以用魚、家禽代替紅肉;
§ 限制高脂食物,特別是動物內臟的攝入。
手段2:肥胖人群應控體重
如果你夠聰明,還應增加適量的運動,每天應進行1小時的快走或類似運動,并且每周進行至少1小時出汗的運動。而肥胖人群,更應嚴控體重,將體重降至正常范圍內。當然,減肥應從飲食、運動等多方面著手進行。
手段3:45歲以上做腸鏡檢查
如果你夠聰明,年齡過了45歲,就應每年做一次腸鏡篩查。年齡越大,每年體檢的次數要多些,以便及時發現問題,及早防治。有大腸癌家族史者,更應引起重視篩查。
手段4:腸道準備是否認真對待
如果你夠聰明,做腸鏡篩查前,還應積極對待腸道準備。比如,是否嚴格按照醫生的要求,兩天少纖維飲食,補夠足量的水;是否搜集過腸道準備的相關知識,等等。據了解,全球每年因病人腸道準備沒有做好而出現漏檢的情況在10—20%左右。
手段5:發現息肉是否定期檢查
如果你夠聰明,在發現息肉后,就應立即治療,并每年去做腸鏡,監測息肉是否繼續出現。但不要在發現息肉后,驚慌失措。
手段6:出現便血不一定是痔瘡
如果你夠聰明,日常生活中,就會注意大便的性狀,如大便是否變細、不成形或大便帶血。尤其是有血便者,雖然痔瘡也是便血,但結直腸癌早期也會出現便血,因此應及時到醫院進行檢查,不要誤認為是痔瘡。
供稿單位:重慶大學附屬腫瘤醫院
審核專家:陳偉慶
聲明:除原創內容及特別說明之外,部分圖片來源網絡,非商業用途,僅作為科普傳播素材,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來源: 重慶市科學技術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