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氣象臺6月10日06時繼續發布高溫橙色預警:
預計6月10日白天,北京、天津西部和南部、河北中南部、山東大部、河南大部、安徽北部、江蘇北部以及新疆沿天山北部地區和南疆盆地東部、內蒙古東南部和西部、甘肅河西等地有35~36℃高溫天氣,其中,河北中南部、山東大部、河南中東部、安徽北部、新疆吐魯番盆地等地部分地區最高氣溫37~39℃,河北南部、山東北部和西部、新疆吐魯番盆地等地局地可達40℃以上。
圖片來源:中央氣象臺
6月9日,中國氣象局公共氣象服務中心6月9日發布今年第一期全國高溫中暑氣象預報,預計10日白天,河北南部、河南北部、山東大部、安徽北部、江蘇西北部、新疆吐魯番盆地等地較易發生中暑。其中,河北西南部、山東中北部和西南部、河南東北部、新疆吐魯番盆地等地的部分地區易發生中暑。
高溫來襲,如何應對?
高溫時,人體為了散發體內的熱能,毛孔擴張、出汗增多,此時若過度貪涼或忽冷忽熱,反而易招致疾病。
1.減少室外高溫暴露,盡量避免高溫時段外出。若外出應注意防曬,盡量避免高溫環境與太陽直射,宜在陰涼處活動,避免過度體力消耗。
2.保持室內環境清爽。室內溫度較高時,可以使用降溫設備降低環境溫度;夜間和清晨時段可通過開窗通風降低溫度,減少太陽直射和不必要的易產熱的電器使用。
4.忌受熱后“快速冷卻”。有的人脫離高溫環境后喜歡開足空調、電扇或立即去洗冷水澡,但這樣會使全身毛孔快速閉合,體內熱量反而難以散發,還會因腦部血管迅速收縮而引起大腦供血不足。
圖庫版權圖片,轉載使用可能引發版權糾紛
高溫下,這些人更易中暑,一定要警惕!
高溫天氣極易引發中暑,老人、兒童、孕婦、體虛、缺乏運動的久坐人群、肥胖癥和高血壓患者是容易中暑人群,需格外注意防范。戶外工作者進行高溫作業時:
包括高溫、強輻射作業,如冶煉、爐窯等;
高溫、高濕作業,如印染、繅絲、深礦井作業;
夏季露天作業,如夏天的建筑、施工、農田勞動、環衛等室外作業;
夏季高強度作業,如體育競賽和軍事訓練等,
切莫掉以輕心,要警惕職業性中暑的發生。
中暑按臨床表現不同可分為熱痙攣、熱衰竭和熱射病三種。如果中暑發展到了熱射病的階段是極其危險的!
如果出現頭暈、頭疼、四肢無力、口渴、多汗、心慌、胸悶,或伴有面色潮紅、皮膚灼熱等癥狀,以下要點請牢記:
1.迅速脫離高溫環境,轉移至陰涼通風處休息;
2.補充液體、淡鹽水;
3.人工散熱、濕毛巾冷敷、冰敷腋下、酒精擦身等;
4.無緩解或癥狀嚴重要撥打120及時就醫。
5.提前準備防暑降溫藥品,調節飲食,及時飲水,關注體溫變化和不適癥狀;
6.高溫條件下作業和白天需要長時間進行戶外露天作業的人員應當采取必要的防護措施,合理安排作業時間,補充水和電解質。
綜合來源:中國氣象局、中國疾控中心等
來源: 科普中國
內容資源由項目單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