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一夜白頭”的畫面,許多人都曾在影視劇中看到過,也深信不疑。

其實自古以來,我國就流傳著“一夜白頭”的說法,民間也有許許多多的典故,其中也包括最有名的“伍子胥”的故事。

伍子胥是春秋戰國時期的著名軍事家,其父親是楚國大夫伍奢。當時的楚平王聽信讒言,想要殺了伍奢,并下令召回其兒子。伍子胥聽到消息急忙逃走。于是楚平王讓屬下拿著畫像,到處捉拿。伍子胥想盡各種辦法躲避追查,在打算投奔吳國,路過昭關的時候,發現有重兵把守,而且昭關在兩山之間,面臨大江,地勢險要。伍子胥在巨大的壓力下,一夜急白了頭,便趁此更衣換裝,無人辨識,混過了昭關。

這些典故流傳到現代已經有了一些夸大,但依舊深入人心,“一夜白頭”的說法也開始流傳。

但是,這種現象真的存在嗎,它的科學依據是什么?

頭發的結構

從結構上來看,頭發主要包括毛根毛干兩部分,毛干是暴露在頭皮外面,我們平時可以看見的部分,也是日常護理的主要對象;毛根則位于頭皮里面,主要功能是生物合成與定向生長。

一般來講,毛干的橫切面可分為三層毛小皮皮質層髓質層

毛小皮為毛干的最外層,由類似屋頂瓦狀的結構組成,是一種互相交聯的蛋白質-脂質結構,為避免頭發損傷提供了一定的屏障作用。

皮質層是中間層,是頭發的主體結構,由角蛋白組成,皮質細胞的基質中含有色素顆粒色素顆粒的多少決定著頭發的顏色

髓質層是毛干的中心,被毛小皮和皮質層所包裹,是一層斷續排列的結構,決定了頭發的軟硬和粗細。

一夜白發沒有科學依據

頭發的顏色,也就是色素顆粒的含量由基因和后天環境決定,亞洲人群的黑色或棕色頭發是因為富含黑色素,而發色偏黃或紅的人多存在另一種褐黑色素,白色頭發則沒有或含很少的黑色素顆粒。

頭發色澤還與金屬元素有關。例如,黑發中多含有鐵和銅元素;而鎳元素會導致產生灰白色頭發。

同時,頭發的顏色還與精神營養水平等有關,工作和生活壓力大容易精神緊張,情緒壓抑,長期在巨大的壓力之下,作息紊亂,會使內分泌功能失衡,造成頭發早白。某些疾病如早老癥、白化病也會改變頭發的顏色,但是這些都是經過一段時間的影響逐漸導致頭發變白

目前,沒有研究表明,頭發可以在極短的時間內迅速變白,也就是說,黑色的頭發在不經化學漂染的前提下是不可能由于機體自身的生理性調控短時間內一夜轉變成為白色的

為什么會產生一夜白頭的感覺

而那些所謂一夜白頭并不是頭發從黑變白,而是原本黑發中摻雜白或灰的頭發,因為一些疾病或者因素影響,短時間內處于生長期的黑發開始掉落,剩下白發或灰發占比增加,這種明顯的反差感,讓人有了“一夜白頭”的感覺。

有些科學家認為,一夜白頭還可能是身心疾病——“斑禿”惹的禍,中醫古籍中稱斑禿為“油風”、“鬼剃頭”等,這是一種罕見的自身免疫疾病,好發于青壯年,其病因復雜,與心理因素有關,患了這種疾病的人,巨大的心理、情緒變化影響下,他們的頭發會大量脫落,而且掉落的黑色頭發明顯多于白色,產生“一夜白頭”的錯覺。

變白了的頭發還能再恢復黑色嗎

白發并不是不能逆轉的,如果是由于后天某些疾病引起的黑色素異常,去除障礙或者致病因素,毛囊可以再次合成黑色素,新生的頭發就會變黑。

平時生活中,保持心情舒暢,注意飲食營養均衡,多吃膳食纖維,新鮮的蔬菜、水果以及含鐵和銅的食物,可以促進黑色素合成,使頭發變黑。

此外,還可以時常進行頭皮按摩,能加速局部的血液及細胞因子流通,增加毛囊的營養,改善色素細胞功能,使細胞活性增強、分裂加快,黑色素分泌增加。

當然,還要注意積極保養頭發,適當頻率(2-3天/次)洗頭,注意化學物品刺激,盡量不要燙發染發保持頭發的自然狀態最健康

現在,你知道了吧!影視劇以及各組典故中的一夜白發只是一個形容憂慮惆悵的夸大說辭并沒有任何科學依據。不過,極度緊張、憂愁等消極情緒引起的神經和內分泌功能失調,是會通過抑制黑色素合成而使人在短時間內出現白發的,所以平時一定要學會調整狀態、緩解壓力哦!

審核專家:張玉紅 鄭州大學附屬鄭州中心醫院皮膚科副主任醫師

來源: 中國數字科技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