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項由埃默里大學的疾病生態學家在《新興傳染病》期刊上發布的研究中提到了哥斯達黎加的牛群被吸血蝙蝠感染了狂犬病,并揭示了導致牛群感染風險增加的因素。
哥斯達黎加的經濟嚴重依賴生態旅游業。根據全球國家公園聯盟的數據,該國約25%的領土受到其國家保護區制度的保護,這是世界上受保護面積最大的國家之一。
在哥斯達黎加熱帶雨林的草地上放松的牛群,來源:freepik
然而,農業也是一個重要的經濟部門,經常侵入未受保護的熱帶森林地區。根據聯合國環境規劃署的數據,牲畜養殖場占該國領土面積的約38%。
埃默里大學環境科學系主任、本研究的資深作者托馬斯·吉爾斯皮教授提到,健康的熱帶森林擁有驚人的多樣性——不僅包括植物和哺乳動物如猴子和蝙蝠,還包括微生物。當破壞了森林的一部分時,生物多樣性就會降低,疾病傳播的動態可能會發生變化,導致新病原體的出現或現有病原體的重新出現。
雖然政府在保護其熱帶森林方面做得非常出色,但在一些地區,該國的森林砍伐率很高,這是因為用于農業用地的土地清理。
狂犬病是一種由病毒引起的疾病,通常通過被感染的哺乳動物的咬傷傳播。在哥斯達黎加,疫苗接種運動在預防狗狂犬病爆發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功。然而,該國的牛群中不斷出現狂犬病,這是由吸血蝙蝠傳播的。
吸血蝙蝠主要分布在中美洲和南美洲的熱帶和亞熱帶地區。它們只吸血,不進食其他食物。與其他蝙蝠不同的是,它們可以在陸地上行走甚至奔跑。它們在夜間進食,悄悄靠近正在睡覺的哺乳動物。
尖銳的牙齒和高精準度使吸血蝙蝠可以在動物身上進行切口,而動物絲毫感覺不到。吸血蝙蝠唾液中的抗凝劑使血液繼續流動,使蝙蝠能夠持續吸血并且吃飽。
研究人員希望更好地了解與哥斯達黎加牛群狂犬病爆發有關的因素。
他們利用哥斯達黎加國家動物衛生局的數據,對1985年至2020年在北部和南部地區的牛群狂犬病爆發時間和地點進行了繪圖,這些地區的熱帶森林已被清除以種植農作物。他們還繪制了同一時間內疫情發生地點的土地利用數據,包括每個地點的半徑10公里,這是吸血蝙蝠的最大覓食范圍。
然后,他們使用地理信息系統軟件基于已知疫情的空間概率進行估計。
結果顯示了森林棲息地的位置與疫情爆發之間存在密切的聯系。每增加一公里的距離,疫情爆發的概率就增加4%。
研究人員推測,森林中,蝙蝠棲息地的減少似乎增加了吸血蝙蝠吸食牛血的偏好,而不是野生哺乳動物。
"我們發現南部的蓬塔雷納斯省爆發狂犬病的概率最高,這表明有必要在該地區采取本地化的預防性干預措施,以避免狂犬病在人群中再次發生,"埃默里大學環境科學系生態流行病學家、該研究的共同作者朱莉·克倫農(Julie Clennon)說。
吉爾斯皮說,越來越多的研究顯示,熱帶森林的破壞與疾病的重新出現之間存在類似的模式,包括亞馬遜地區與大豆生產有關的漢塔病毒的重新出現,以及西非與油棕生產有關的拉沙病毒的重新出現。
在之前的一項研究中,研究人員及其同事發現,由于哥斯達黎加人類土地使用的變化,吸血蝙蝠的進食偏好發生了變化,從而改變了蝙蝠的腸道微生物群落和免疫系統。這種變化有可能使蝙蝠更容易受到病原體的感染,也更有可能傳播病原體。
吉爾斯皮說:"當政府就大規模的土地使用變化做出決策時,他們需要考慮疾病出現或再次出現的可能性,以及溫室氣體排放增加的可能性。
除了與自然棲息地的破壞有關之外,奶牛和其他反芻動物在消化草料時還會排放甲烷這種強烈的溫室氣體,反芻動物的糞便也會排放出溫室氣體一氧化二氮。
本文僅代表資訊,不代表平臺觀點。
歡迎轉發(請注明來源)。
編譯 | LYJ
審核 | Richard
排版 | Moretti
參考資料略
來源: 中國生物救護與科學倫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