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到高考,你眼前是不是也浮現出“千軍萬馬過獨木橋”的場面?在這場人生大考中,常常伴隨著一種看不見但感覺得到的“重量”——壓力。但你是否知道,壓力并不總是壞事?學會面對并接受壓力,可能會讓我們的備考之路更輕松有趣,甚至,你也可能會超常發揮哦!

圖蟲創意-942353002043146271.jpeg

01 為什么總在最關鍵時刻出錯?尋找壓力之“源”

在心理學領域,壓力是指個體在面對具有威脅性的刺激時,產生的一種身心反應。如著名心理學家漢斯·塞利所言:“壓力不是一種狀態,而是個體對任何加諸其上的需求所做的非特定性反應?!备呖級毫σ彩窃S多學生面臨的一種特殊壓力形式,家長的期望、老師的關注、同學的競爭,以及自己對未來的不確定感等種種因素交織在一起,便形成了一股無形的力量。

有些人可能在成長過程中,面對壓力的情境較少或較為單一,沒有得到足夠的抗壓鍛煉;有些人可能對自己要求過高,總是擔心自己無法達到預期目標,從而無法將注意力聚焦在事情本身,最終導致了不理想的結果。這種失敗的經驗會讓人倍感壓力,以至于出現疲憊、恐慌、焦慮等不適感,甚至情緒崩潰,頻頻出錯。

圖蟲創意-1886900277076426777.jpeg

02 雙刃劍下的智慧:高考路上的壓力管理之道

當我們談到壓力與表現之間的關系時,經常會遇到一個有趣的圖形——倒U曲線。這可不是什么神秘的魔法符號,而是心理學家們用來描述我們如何在壓力下表現自己的一個有趣工具。

倒U曲線認為,當壓力過大時,我們可能會感到焦慮、無法集中注意力;當壓力過小時,我們可能會感到無聊、缺乏應對挑戰的動力。想象一下,你站在一個巨大的蹦床上,準備進行一次驚心動魄的跳躍。蹦床的一端是“無壓力區”,這里一片寧靜,你感覺自己輕松自在。然而,當你準備起跳時,會發現自己的動力并不足,跳起來的高度可能也只是剛剛過膝。那么,最佳的跳躍點在哪里呢?相信你已經有了答案。

過度的壓力的確容易導致我們出現一些情緒問題,但壓力的影響并非全然負面。適度的壓力反而能激發我們的潛能,提高我們的工作效率和應對挑戰的能力;還可以讓我們保持警覺,提高注意力和反應速度。找到適合自己的壓力水平,是保持良好表現的關鍵,幫助我們完成最精彩的一跳。

圖蟲創意-916190861586858109.jpeg

03 學會這幾招,輕松駕馭考前壓力

看到這里你應該也明白了,與壓力和諧共處的關鍵,就在于我們如何看待和應對壓力。首先,正視壓力。本能性地選擇逃避壓力一定程度上可以遠離危險,為我們帶來安全感。但這種做法并不能解決問題,反而可能讓情況惡化,壓力越來越大。勇敢自信地面對壓力,相信自己有能力應對。

其次,嘗試心態調節,平日里多進行正向心理暗示。心理學研究表明,積極的自我暗示有助于提高個體的心理素質和應對壓力的能力。在面對壓力時,我們要學會將注意力從擔憂、焦慮轉移到積極、樂觀的方面。在高考前避免疲勞迎戰,放下過往的題海戰術,保證充足的休息,以良好的狀態迎接挑戰。也可以嘗試進行自我暗示,告訴自己“我能行”、“我已經做好了準備”等積極的話語,多關注自己已經完成的準備工作,以增強自信心。

同時,我們還要盡量克制住與他人比較的想法,多關注自身。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優點和不足,總與他人比較只會增加無謂的壓力。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規律作息、健康飲食、適當運動等都會幫助穩定身體和心理狀態,實在難以承受,就找個四下無人的地方大聲吐露出來,也有助于減輕我們的壓力。

最后,筆者想強調的是,高考固然被許多人視為是人生轉折點的關鍵時刻,但也別忘了,它更是我們青春歲月中一次難忘的歷練,積極面對才是關鍵。衷心祝愿所有即將走上考場的學子們,能夠取得令自己滿意的成績,實現自己的人生目標。加油,你們是最棒的!

作者:

唐義誠 科普中國專家,中國心理學會科普委秘書長

王翔 北京中科普心理健康促進中心主筆

審核:樊春雷 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副研究員

出品:科普中國

監制: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有限公司、中科數創(北京)數字傳媒有限公司

本文封面圖片及文內圖片來自版權圖庫,轉載使用可能引發版權糾紛

來源: 科普中國

內容資源由項目單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