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石愛好者們都希望買到一件貨真價實、純真無假的“正經貨”,但有時花大價錢買的寶貝,沒過多久就出現掉色、變色、開裂、裂綹顯現、透明度變差等問題,讓人十分不爽,大呼商家不良。其實,高檔純天然珠寶實在是很少見,很多寶石當其被擺放在貨架上時,已經是被人工改造過的了。當然,這些改造的目的是增加寶石的美感和耐久性,但工藝水平和加工質量直接影響寶石的品質,所以購買貴重寶石應慎之又慎。
鉆石
對天然寶石的人工改造統稱為“寶石改善”,是用人工的物理、化學方法改變寶石的性狀,包括顏色、凈度、致密度等,用以提高寶石的美觀性和耐久性,其改善效果必須穩定、對人體無害、對環境無污染。寶石改善可分為寶石優化和寶石處理兩類。
祖母綠
寶石優化:是經過熱處理、浸無色油、浸蠟、漂白等工藝處理后,使天然寶石外觀得到穩定持久的改善,而且沒有外來物質加入到寶石中或外來物質已被傳統所接受,如瑪瑙和玉髓的染色也可視為優化。
寶石優化提高了寶石的品質,而且持久無害。如我國山東產出的黑藍色藍寶石,色深,透性差,經過氧化環境下大于1200℃加熱處理,可變成色彩艷麗的藍色藍寶石;中低檔的祖母綠注入折光率相似的香柏油或加拿大膠,可彌補由于裂隙造成的缺陷,使寶石檔次升級。
按照中國寶玉石國家標準,經優化處理的寶石在產品上市交易時,不必對其處理工藝作出說明,可直接使用原珠寶玉石的名稱。
注油前和注油后的祖母綠,瑕疵痕跡基本消失
寶石處理:是寶石經過一定的工藝改造后,其外觀得到了改善,模樣變漂亮了,但這種改善的效果不能穩定持久,或有外來物質加入。如輻射、充填、染色、鍍膜或覆膜、充填或漂白后充填、浸有色油或有色蠟、表面擴散處理和激光打孔以清除瑕疵等。
染色翡翠—C貨
寶石處理并非造假,但經過處理的寶石雖外觀艷麗,但其價值應該是大打折扣的。拿染色處理來說,人們利用硫酸銅、碘化鉀、鐵氰化鉀、亞鐵氰化鉀、鈷鹽等化學試劑,能將翡翠、水晶、珊瑚、漢白玉等染成綠色、紅色、藍色,甚至可以用硝酸銀將白色珍珠染成稀有高貴的黑珍珠,但即使是著名的日本有核akoya黑珍珠,如果是染色的,其色也會慢慢退去。如此,比起天然黑珍珠,染色黑珍珠的價值就要差的太多了。
染色珍珠
無論如何,讓普通的寶石愛好者對寶石質量進行準確判斷是件困難的事情,雖然長期的關注和接觸能給我們以經驗的積累,但購置貴重寶石一定要丟掉一點自信,因為即使是專業人士,對于寶石品種、質量、加工情況的判斷,也需要借助于專用儀器的幫助,如顯微鏡、折光儀、偏光器、二色鏡、分光器、濾色鏡、熒光燈、熱導儀、X射線機等等。切記,寶石購置有風險,入手一定要謹慎。
作者:中國地質學會生物演化與地史學團隊
來源: 吉林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