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長島國家海洋公園管理中心的工作人員監測到了一群斑海豹的活動情況,十幾只斑海豹正聚集在四十多米的礁石上懶洋洋的曬太陽。

通過無人機航拍拍攝的畫面,在海豹礁一共拍攝了19頭海豹,海豹白天的時候,大多數在海域周圍去覓食活動,夜間時會回到礁石上進行休息,長島地處黃渤海交匯處,這里海洋環境優良,海洋生物豐富,擁有魚、蝦、蟹、貝等生物六百多種,是斑海豹理想的“加油站”。

近年來,山東煙臺長島先后在五處島嶼近二萬平方米的海域進行海草床、海藻場生態修復,并投放自主研發的生態藻礁四百多塊,為斑海豹提供了理想的“加油站”。長島擋浪島北側海面上還有很多神奇的礁盤,名為海豹礁,顧名思義就是專門為斑海豹設計的“水上棲息地”。

每年的2月至5月,成群結隊的西太平洋斑海豹,分批從遼東灣洄游到長島。在這里度過春天后啟程動身,繼續赴白翎島等海域享受夏日之旅。長島海域海洋生物資源豐富,是斑海豹遷徙的必經之路,也是重要棲息地。這些圓乎乎憨態可掬的斑海豹,將長滿長長胡須的嘴巴探出水面,露出圓圓的腦袋,在長島各島礁覓食、休息、玩耍,享受“日光浴”。

圖源:來源于央視新聞

斑海豹又名西太平洋斑海豹,是唯一在中國繁殖的海豹,有“海上大熊貓”的美譽。在多方的努力下,我國斑海豹的種群數量得到了顯著的恢復,種群總數量穩定到將近2000頭左右。據專家分析,斑海豹潛水的本領高強,一般可以潛水至100-300米左右的深水處,每天可潛水多達40次,每次潛水時間持續20分鐘以上,因此長島礁石成為了斑海豹臨時休息的絕佳場所。

為保護這些稀有的海洋精靈,據了解,我國劃定的斑海豹保護區水域總面積已超過156萬公頃,除了山東的保護區外,還包括大連斑海豹和遼寧雙臺河口兩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與此同時,我國還加大了斑海豹人工救助和人工繁育的工作力度,使得斑海豹種群得到進一步恢復。

此前,聯合國有關機構支持中國綠發會開展“構建黃渤海斑海豹海洋保護地網絡”項目。截至目前,綠會在黃渤海近海區域已建設20多個綠會保護地,重點開展包括斑海豹在內的物種救助與保護工作。

本文僅代表資訊,不代表平臺觀點。

歡迎轉發(請注明來源)。

文 | 海鮮
審核 | Cherry
排版 | Candy

參考資料略

來源: 中國生物救護與科學倫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