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京派小說,怎能不提《駱駝祥子》?
《駱駝祥子》是京派小說扛鼎大家老舍先生的代表作之一。
這部小說寫作于1937年,到今天已經80多年。自問世以來擁有40多個版本,形成了一個龐大的“家族”。
▲老舍先生像
▲《駱駝祥子》
祥子,身強力壯,淳樸、善良、勤儉而又要強。祥子生活在舊社會的兵荒馬亂中,是黑暗腐敗的舊中國最不幸的勞苦大眾之一。
▲話劇《駱駝祥子》 李春光 攝
▲連環畫《駱駝祥子》
在中國文學史上,《駱駝祥子》占據著重要一席,在讀者心中,“祥子”的形象走過80多年依然令人唏噓難忘。
▲2023年6月26日,王府井步行街 李木易
隔著80多年的時光**最讓小布感到好奇的是
祥子曾經留下足跡的那些地方
今天怎樣了?
01****妙峰山 | 祥子被抓年輕的祥子攢了三年錢,有了自己的車。生活有奔頭。然而,軍閥混戰,北平打仗了。
妙峰山,是祥子被亂兵抓住的地方。祥子半夜里跑了,還拉走了三匹駱駝。一夜的遭際,改寫了祥子的命運。
而今天的妙峰山,超出了祥子的想象。
▲古香道(這里保留著老北京廟會的習俗,一年一度的“金頂廟會”吸引著海內外的游客來觀光。)
▲玫瑰花海(妙峰山最吸引人的地方是玫瑰谷,從明代以來,這里就是以種植“高山玫瑰”著稱的玫瑰之鄉。)
▲玫瑰點心(妙峰山的玫瑰不僅好看,還“好吃”。玫瑰醬、玫瑰花餅、玫瑰露酒、玫瑰茶……一定要嘗嘗。)
妙峰山以古剎、奇松、怪石著稱,是北京著名的佛教圣地,通往妙峰山金頂的古老香道更是出名。
▲《妙峰山進香圖》 佚名(清)02 模式口歷史文化街區 | 祥子進了城祥子拉著駱駝進了磨石口,三匹駱駝,賣了三十五塊錢。帶著這拿命換來的錢,祥子進了城。
在祥子和他同時代的老北京人記憶里,磨石口是北京的磨石產地,住著靠石藝討生活的手藝人。今天,磨石口變身為集文創產品開發、民俗文化體驗和歷史文化展示為一體的網紅打卡地**——模式口歷史文化街區。**
▲如今的模式口歷史文化街區(這里有5處景觀節點、7處精品院落和30家特色商鋪。磨石及石藝小型展覽館,展示了模式口的磨石文化和石刻技藝。)
▲如今的駝鈴古道
▲慶春齋(“慶春齋”則是打造成為老舍主題紀念館。)
▲涌泉水井
▲月色駝鈴
▲老學堂
▲民俗陳列館(“古道斯存”民俗陳列館,引入了博物館展陳模式及精品咖啡業態,可以為市民提供休憩及文化體驗空間。)
03****西安門大街 | 祥子的老去處祥子回到位于西安門大街的人和車廠。這里是祥子從北方農村來到北京當人力車夫的第一站。人和車廠老板劉四爺,老奸巨猾,心狠手辣,隨著情節的發展,劉四爺成為祥子的老丈人,當然,他瞧不上祥子,最終把虎妞和祥子這對苦命鴛鴦一起趕出了大門。
▲如今的西安門大街(距離西安門大街不遠,便是著名的西什庫教堂和萬松老人塔。)
▲如今的紅樓公共藏書樓(街面上最引人注目的建筑是紅樓公共藏書樓,原本是紅樓電影院,始建于上世紀30年代。它曾是北京市第一家寬銀幕立體影院、第一家“無障礙影院”。)
▲如今的141號的清代風格磚券門(位于141號的一處清末風格的小院有一座磚雕門樓,其匾額出自大書法家沈尹默先生的手筆。)
▲如今的“1901”咖啡館
▲舊時清兵在西安門站崗
、
▲《京門九衢圖》分段畫卷——西安門
▲《京門九衢圖》之西安門等老城景觀圖
今天的西安門大街歷經修復,成為一條集納古樸與現代的網紅街道,東起府右街,西至西四南大街。走在西安門大街上,就像踏進一座開放的城市建筑博物館。
04****金鰲玉蝀橋 | 祥子要娶虎妞祥子被虎妞“看上了”。被虎妞牽著鼻子走,婚姻大事擺在了眼前。在小說中,這是一場“拉鋸”,祥子和虎妞沿著紫禁城的紅墻走走談談,就到了金鰲玉蝀橋。就是在這里,祥子答應跟虎妞結婚,他認命了。
▲2023年3月27日,阜成門內大街,白塔和屋頂的脊獸同框。新京報記者 薛珺(沿阜成門內大街從西往東走,能看見妙應寺白塔。這是京城僅存的元代佛塔,與妙應寺紅墻互相映襯,格外醒目。與白塔一墻之隔的東夾道胡同、宮門口東岔、咖啡館露臺等地點,常常擠滿為“塔”而來的人,而胡同里裝修文藝精致的咖啡店和茶室,深得年輕人喜愛。)
▲如今的歷代帝王廟(自白塔寺向東而行,便是明清兩朝專門祭祀古代帝王的皇家廟宇歷代帝王廟。上起三皇五帝、下至明末崇禎的188位帝王,被供奉在歷代帝王廟的核心建筑景德崇圣殿內。)
▲如今的西什庫教堂(距離阜成門內大街不遠,可見北京最古老的教堂——320歲的西什庫教堂。這是一座典型的哥特式建筑,四個高高的尖塔,三個尖拱券入口及主跨正中圓形的玫瑰花窗,塑造出端莊而綺麗的立面。)
▲如今的阜景街歷史文化街區
▲國家圖書館古籍館 正殿前的一個石獅子,大殿兩側各有一個。大門口也有兩個。共四個 新京報記者 尹亞飛 (阜景街歷史文化街區的書香之氣來自文津街。大街北側的國家圖書館古籍館前身是國立北平圖書館,至今已近百歲。圖書館曾收藏著文津閣“四庫全書”,也正因此,圖書館主樓被命名為“文津樓”,這條街故名“文津街”。)
▲如今的北海公園
▲如今的金鰲玉蝀橋(沿文津街向東走,便是金鰲玉蝀橋,也就是今天的北海大橋。大橋橫跨北海、中南海,站在橋上環顧北海和中南海,燕京八景之一“太液秋風”景色依舊。駐足遠眺則可見精致緊湊的團城。)
▲金鰲玉蝀橋舊照
▲團城
▲角樓(從團城繼續往東走,便是景山前街。這里最吸引攝影愛好者的必然是故宮角樓,每天都有攝影愛好者守候在角樓對面,等待合適的光線,拍下滿意的照片。而這些架著“長槍短炮”的攝影人,也成了古都風景的一部分。)
今天的這條路以及周邊非常漂亮,古都風韻,現代時尚,完美結合出阜景街歷史文化街區。阜景街由阜成門內大街、西安門大街、文津街和景山前街四條街銜接而成。整個街區都是citywalk的好去處。
05 天橋 | 祥子沒了家祥子的婚姻非常短暫。夫妻倆在毛家灣租下房子,虎妞從娘家帶來的錢很快見了底,祥子買了車,重操舊業。然而好景不長,虎妞死于難產,祥子再度孑然一身。
天橋,是祥子常去的地方,也是給他留下深刻記憶的地方。失去了家庭之后,祥子奔跑在北京的大街小巷,繞不過的還是這個地方。
▲以“琉光戲影”為主題的天橋藝術中心,南望永定門,北靠前門,毗鄰天壇,流線型的飛檐兼具歷史底蘊和文化氣息。
▲如今的天橋百貨商場
▲天橋百貨商場舊照
▲四面鐘
▲“八大怪”中“窮不怕”銅像(在天橋劇場前的小廣場,有一組銅制雕像名為“天橋八大怪”,鮮活再現了當年天橋民間藝人表演的北京“絕活兒”。)
▲天橋博物館內景
▲國家自然博物館
▲天壇(與天橋演藝區一街之隔,有位列世界文化遺產的天壇,還有深得北京孩子喜愛的自然博物館。北京小孩兒到自然博物館看侏羅紀世界展,從來不會空手而歸,那些恐龍主題的文創產品,哪樣兒都讓人愛不釋手。)
▲北京天橋舊照(按照老舍先生寫作《駱駝祥子》的時間算起來,1937年,祥子二十出頭,他肯定是見過位于今天的珠市口以南、永定門以北的那座名為“天橋”的單孔老石橋,老天橋拆除在1934年,那時的祥子應該正值少年。)
▲修復后的天橋(2013年,老天橋復建完成,新的漢白玉石橋和兩側石碑一起亮相,結束了天橋近80年“有名無橋”的歷史,成為中軸線上的歷史文化地標之一。如果祥子能重返北京,看到這嶄新的石橋,或許也會感慨萬千。)
天橋歷來被視為老北京平民社會的典型區域。這里曾是民間藝人討生活的地方,也曾是面向平民大眾的繁華市場。獨特的天橋平民文化,生根于京城百姓之中?,F在的天橋,是中軸線上的一個重要節點,也是北京的演藝新地標之一。
06 德勝門 | 祥子跑不動了沒了家的祥子趕上更荒唐的亂世,徹底失去了對生活的追求。窮困潦倒的他,過著行尸走肉般的生活。在德勝門的城墻下,祥子像乞丐一樣走著,寒風蕭蕭,他的足跡漸行漸遠。
▲德勝門城樓舊照
▲如今的德勝門(登上德勝門箭樓,遠眺南北兩側,可見舊城內外的城市風貌。)
▲真武廟(德勝門箭樓下是真武廟。這座建于明萬歷年間的廟宇坐北朝南,分東、中、西三路,中路院內鐘鼓樓分立左右,三間正殿前出抱廈,兩側各有配殿,整座廟宇布局緊湊。目前是北京古錢幣博物館。)
▲北京市古代錢幣展覽館
▲如今的德外大街
今天的德勝門箭樓是北二環路上的鮮明地標,德勝門箭樓與正陽門箭樓作為北京保存下來的文物遺產,彼此遙相呼應。**如今的德外大街高樓林立,二環路上車水馬龍,歷史文化古跡與現代人文生活相得益彰。**這一切,與老舍先生在小說中為祥子的人生畫上句號的蕭索黯淡已經截然不同。
來源: 北京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