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思成:中國近代建筑史上的“一代宗師”

作者:李露 楊振

朗誦文稿:原創

李:

在中國近代歷史長河中,有一顆閃耀的星辰, 照亮了中國建筑史的道路,

他,就是梁思成。

這個名字,應該被所有的中國建筑學人們所銘記。

楊:

他是我國著名的建筑學家、建筑教育家, 是我國建筑學科的開拓者和奠基者。

李:

他創辦了東北大學建筑系和清華大學建筑系, 撰寫了中國人的第一部建筑史。

楊:

他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徽、人民英雄紀念碑的設計領導者, 國家自然科學一等獎獲得者,中國科學院院士。

李:

他是解放后致力于保護古建筑的旗幟性人物,

他為中國的建筑事業做出了巨大貢獻,影響深遠。

楊:

梁思成出生于一個文化底蘊深厚的書香世家, 父親梁啟超為童年的他開蒙國學和藝術,

但他的目光,更深,更遠,

投向了那些歷史悠久的磚石和木構。

李:

年輕的他,背起行囊,遠赴重洋,

在異國的土地上,汲取著建筑的智慧。賓夕法尼亞大學,

成為了他建筑夢開始的地方。

楊:

學成歸來,他和妻子林徽因帶著滿腔的熱忱, 投入到了對中國古建筑的探索與保護之中。 從北到南,從東到西,

他們的足跡遍布了神州大地的眾多角落。

李:

他致力于保護和修復古建筑, 他的心血,他的汗水,

浸透在了每一個被發現和拯救的古建筑之上。在他的眼中,建筑不僅僅是磚木瓦石的堆砌,

更是一種文化的傳承,一種精神的寄托。

楊:

他不僅僅是一個建筑師, 更是一個學者,一個畫家。

他用筆記和繪畫錄下那些即將消失的古建筑, 用心靈去感受那些建筑背后的故事。

李:

佛光寺、應縣木塔, 在他的筆下重獲新生。中國古建筑的魅力,

在他的著作和手繪中得以傳承。

楊:

他的《營造法式》,

如同一把鑰匙,打開了認知中國古建筑的大門。他的《中國建筑史》,

像一盞燈塔,指引著建筑史學研究后來者的方向。

李:

他創立中國第一個建筑系, 培養了群星璀璨的建筑英才。他們傳承著梁先生的理念,

為中國建筑事業賡續薪火,繼往開來。

楊: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徽、人民英雄紀念碑, 見證了他卓越的設計才華。

“新而中”的設計理念,

展現了他中西結合的建筑文化審美。

李:

1950 年,他和陳占祥共同提出“梁陳方案” 為保護古都風貌奔走吶喊,

只為留住那北京古都的歷史容顏。

他參與制定《北京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規劃》, 為保護北京的歷史文化遺產做出了卓越貢獻。

楊:

梁思成先生撥去歷史的浮塵,

讓中國古建筑在世界建筑藝術史上重現光芒, 他的精神和學術成果,

鑄就了中國古代建筑藝術的輝煌。

李:

作為梁思成先生的學生,

兩院院士、清華大學教授吳良鏞先生這樣評價他:

楊:

“梁先生是我國建筑教育事業的奠基者, 古建筑研究的先驅者,

歷史文物保護的開創者,

還是近代城市規劃事業的先行者,

他為中國建筑學術發展建立了不可磨滅的功勛, 是當之無愧的‘一代宗師’。”

來源: 北京建筑大學科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