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讓人容易半夜失眠的不是愛情,而是蚊子,只要你在地球上都躲不開蚊子的偷襲。在公司里上個班——被蚊子咬了,晚上下樓遛個彎——多了一腿的紅包,甚至家住十五層,依然能夠聽到蚊子的碎碎念:嗡嗡嗡嗡嗡嗡……住這么高都有蚊子,您到底是咋上來的?

蚊子的體型比較小,所以飛行的高度也不會很高,有專家研究過蚊子的飛行高度,大約就在十幾米左右。很多人在買房的時候專門購買高樓層的房子,就想著能躲開蚊子。但住得越高,蚊子就越少了嗎?NO!大NO特NO!

蚊子可是很狡猾的,住高層被咬,其實就是蚊子偷偷跟蹤你并上了電梯。不止如此,蚊子的“小心機”很多,每一次電梯的邂逅都是預謀已久。

首先,蚊子會通過遠程搜索鎖定目標。人在呼吸的時候會產生二氧化碳,而蚊子能通過觸須和腳上的感覺毛感受到二氧化碳形成的氣流,然后悄悄接近你。換句話來說:你在上樓前就已經被盯上了。

初步鎖定目標后,它們還會開展一輪近距離探測,挑選出更加“香甜”的人群。我們的皮膚上布滿了汗腺,當人體表面的細菌分解汗液時會生成很多種化學物質,比如汗液中的乳酸、尿酸等都是蚊子的最愛,這就相當于給蚊子發出了用餐邀請:八折大酬賓,要試試嗎?

于是我們到哪兒,它就去哪兒,坐電梯、進家門,那都不是事兒。很多小伙伴都以為,只要不在地面、草叢里就能擺脫蚊子。一般沒有風的情況下,蚊子一次性飛行的垂直高度通常是在10-20米左右,也就是大概7層樓的高度。那住在7層以上就沒有蚊子了嗎?答案當然是否定滴。

蚊子飛行高度是根據離巢半徑計算的也就是說如果蚊子在7層出生它就能飛到14層甚至更高的層數。另外,蚊子本身的重量很輕,容易受到風的影響,可能被吹得更高。一只聰明而勵志的蚊子,真的可以借風飛上青云,就連海拔八千多米的喜馬拉雅山上,也有蚊子的身影……

高層有蚊子,除了會“搭電梯”、借助風力飛上去之外,還要看看是不是咱們家里,有蚊子的“老巢”。大部分家中的蚊子,其實是那些幸運的飛進來的蚊子,在我們家中繁殖出來的。繁殖地的最大特征就是有一點點存水。比如,衛生間地漏里存的水,花瓶里、魚缸里的水,洗手臺旁邊凹槽里沒有清理的水。

蚊子一次會產幾百顆卵。在這些不流動的水中,1-2天之內就會孵化為幼蟲。如果條件不合適,卵甚至可以不孵化,等待溫度適宜時再啟動。幼蟲孵化出來后,就可以開始活動了。它們的樣子有點像尺寸縮小了99%的棉簽,漂浮在水面上。

這時候,即便我們把水倒掉,它們也可以在接下來幾天到十幾天,時間里繼續在下水道里變成蛹。成蛹后,再需要2天時間就會破繭而出,那時,就是會飛的蚊子了。

所以只要有一兩只蚊子能成活,那么整個夏天里,我們家中就會源源不斷的有蚊子出現。無論門窗關的多么嚴,也沒用。所以如果某一天在家發現一只蚊子,您又失手沒有消滅它,那么,等著你的,很可能就是蚊子祖孫十八代的輪番沖擊了。

來源: 中國數字科技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