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花,是我國的傳統花卉之一。菊花在西風凌霜、百花調零之時堅強地獨自開放,這種精神也讓古代神話傳說給菊花賦予了吉祥、長壽的寓意。然而菊花不僅是長壽的花,還被看作群花中的隱逸者,與松、竹、梅齊名,喻為“君子”,常被文人墨客、園藝工作者賦予詩樣的意義,既高雅又形象。

《神農本草經》將菊花列為上品,謂其“主諸風,頭眩,腫痛,目欲脫,淚出;皮膚死肌,惡風濕痹。久服利血氣,輕身耐老,延年”。中醫認為,菊花味辛、苦、甘,性寒,具有疏風、明目、解毒的功效。因此,養生人的桌上,怎能少的了菊花茶?

那么問題就來了:“哪種菊花茶好呢?”這時就需要我們“對癥下藥”了。《中國藥典》2020 年版按產地和加工方法的不同將菊花分為滁菊、亳菊、貢菊、杭菊和懷菊。生活中,常用來泡茶的菊花為滁菊、毫菊、貢菊和杭白菊。那么,這些菊花入茶飲又有何不同呢?

降火用滁菊和毫菊

滁菊又名白菊、甘菊,是菊花中花瓣非常緊密的一種。滁菊疏散風熱的效果非常強。如果出現嗓子發干、頭發昏等“熱傷風”的癥狀,喝一些滁菊泡的茶就能緩解。

亳菊是菊花中的珍品,《中藥大辭典》中記載:“白菊主產于安徽亳縣,稱亳菊,品質最佳。”亳菊也用于疏風散熱、解暑明目,多為春、夏兩季用藥,歷年來為中醫首選的菊花品種。

明目用貢菊

貢菊也稱黃山貢菊,古代被作為貢品獻給皇帝,故名貢菊。貢菊花朵雪白,蒂呈綠色。沖泡的時間長了,連茶湯也會變成綠色。貢菊的寒性緩和一些,清肝明目、養肝養眼的作用更突出。因此,用貢菊泡茶再加一些枸杞,是手機族的護眼良方。

清咽用杭白菊

為什么是杭白菊而不是杭菊呢?因為杭菊分為杭白菊和杭黃菊兩種,杭黃菊疏散風熱以入藥為主,而杭白菊清肝明目、提神醒腦,味道更甘美一些,更常入茶飲。杭白菊是菊用茶中之佳品,其清熱利咽的效果非常強,咽喉腫痛時,喝點杭菊非常好。

菊花茶雖好,也莫貪杯

菊花性寒,易傷脾胃,雖然菊花茶可以清熱解毒,但不宜長期連續飲用,一般一周1-2次為宜。尤其是孕婦及體虛、脾虛、胃寒、腹泄者應少喝,否則會引起胃及身體不適,同時免疫力也會降低,不利于身體健康。

因此,菊花茶可不能亂喝,應該根據自己的癥狀和體質正確選用。

來源: 南京農業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