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這樣一個地方,它不僅是地理上的奇跡,也是很多登山者心中的圣地,吸引著來自世界各地的探險者,它,就是珠穆朗瑪峰。

珠穆朗瑪,藏語意為“女神”“大地之母”。珠穆朗瑪峰,簡稱珠峰,是喜馬拉雅山脈的主峰,也是世界第一高峰。

攀登珠峰,是很多人的夢想。不僅僅是因為高度的挑戰,還有這一路絕無僅有、波瀾壯闊的美景……

日照珠峰

晚霞下的珠峰

珠峰雪景

珠峰星空。圖庫版權圖片,轉載使用可能引發版權糾紛

日喀則,珠峰第一站。

喜馬拉雅山和雅魯藏布江在此交會。

一路前行,到達加烏拉山口觀景臺。

這里是世界上唯一可以觀賞 5 座 8000 米級雪峰的觀景平臺。

圖庫版權圖片,轉載使用可能引發版權糾紛

圖庫版權圖片,轉載使用可能引發版權糾紛

站在此處回望,還可以看到著名的“珠峰108拐”的全貌。

“今天走過了所有彎路,從此人生盡是坦途”。

圖庫版權圖片,轉載使用可能引發版權糾紛

圖庫版權圖片,轉載使用可能引發版權糾紛

“珠峰108拐”的終點,就是珠峰大本營。

如果不能登珠峰,一定要去珠峰大本營。

圖庫版權圖片,轉載使用可能引發版權糾紛

五色經幡在風中飄揚,瑪尼堆密密麻麻,到處都是。

圖庫版權圖片,轉載使用可能引發版權糾紛

圖庫版權圖片,轉載使用可能引發版權糾紛

萬里無云的時候,人們可以從大本營遠眺珠穆朗瑪峰,世界之巔就在眼前。

在珠穆朗瑪峰北坡離登山大本營不遠的地方,有一座藏傳佛教寺廟——絨布寺。它的規模不算大,名氣卻不小,因為它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寺廟。

“絨布”在藏語中是冰谷源頭的意思。

圖庫版權圖片,轉載使用可能引發版權糾紛

寺廟腳下的溪流叫“絨布河”,沿河向上,就會到達著名的絨布冰川。

珠穆朗瑪峰地區,河水大多來自積雪與冰川的融水。隨著海拔高度上升,溫度越來越低,由印度洋季風帶來的降雪不再融化,越積越厚,越壓越實,久而久之就變為冰,沿著山谷形成冰川。

高大的珠穆朗瑪峰溝壑縱橫、冰川密布,僅面積在 10 平方千米以上的大型山岳冰川就有 15 條。絨布冰川是整個珠穆朗瑪峰地區面積最大的冰川,面積將近 86 平方千米。它發源自海拔 7000 米以上的北坳冰壁一帶,形成東絨布冰川,向下與來自珠穆朗瑪峰西側的西絨布冰川匯合后,沿山谷經中絨布冰川緩慢移動,全長 23 千米左右。

很多人以為珠峰只有潔白的冰雪,其實并非如此。

印度洋季風帶來的暖濕氣流嵌入板塊運動造成的斷裂峽谷,在珠穆朗瑪峰南坡與山腳下的谷底悄然營造出一片郁郁蔥蔥、鳥鳴猿啼的植被區。

真實的珠穆朗瑪峰地區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落差超過 6000 米的垂直自然生態帶。珠穆朗瑪峰的垂直分布帶匯集亞熱帶、溫帶和高原荒漠等多種風光于一身,是地球億萬年時間演變出的一處世間極境。

如果你到珠穆朗瑪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旅行,只需要半天的時間,就會感受到冷暖迥異的溫差,看到多種自然風貌。

高山寒帶生靈巖羊生活在海拔 5200 米的珠穆朗瑪峰大本營周圍,亞熱帶動物長尾葉猴生活在喜馬拉雅腹地的邊境口岸樟木鎮。神奇的是,它們幾乎生活在同一緯度,直線距離僅有 90 千米。

珠峰大本營附近,幸運的話,還可以與黃嘴山鴉、高原雪雉相遇。黃嘴山鴉和喜馬拉雅雪鴿甚至會飛到空氣稀薄的 6500 米高度,使這個有“魔鬼營地”之稱的登山駐地顯得生機勃勃。

相比這些朝三暮四的飛鳥,在海拔 6000 米左右的冰磧碎石中,還時常可以看到一種不起眼的小生物,它就是喜馬拉雅跳蛛。

有人曾經懷疑它們是被大風吹到如此高寒的山上的,但實際上它們就是這里的常住居民。它們以更小的昆蟲和動植物碎屑為食,是目前所知棲息在地球海拔最高處的動物之一。

珠穆朗瑪峰,不僅是一片冰封的雪域,更是一個充滿生機的生態天堂。只有真正站在這片土地上,你才會意識到語言的無力,剩下的只有連綿不絕的驚嘆。

不過,最后也要提醒大家,珠峰攀登有危險,請大家千萬注意!!!如果想去,一定要聽從專業人士的指導,不要貿然前行。

《巔峰使命:青藏科考與探險》

《超越極限:丈量珠峰紀實》

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

作者

池建新,趙宏林 主編

丁林 審定

《超越極限:丈量珠峰紀實》詳細記錄了新中國成立之后測量珠峰的發展歷程,從為珠峰正名,到中國登山隊員肩負全國人民的熱切期盼向珠峰進發,再到解開8848之謎和多次重測珠峰,展示了中國珠峰丈量工作的歷史脈絡和科技進步。

《巔峰使命:青藏科考與探險》聚焦于青藏高原的科考與探險活動,涵蓋了珠穆朗瑪峰、三江源、可可西里、喜馬拉雅等關鍵區域的科考探險歷程和成果。涉及地理學、生物學、地質學等多個學科領域,為讀者提供了深入而專業的知識。

本文圖片除特別標注外,均來自《巔峰使命:青藏科考與探險》及《超越極限:丈量珠峰紀實》

來源: 科普中國新媒體

內容資源由項目單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