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鼻炎、咽炎、牙周炎、腸胃炎...這些炎癥似乎稀松平常,很多人覺得忍一忍就過去了。但你知道嗎?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炎癥,可能正悄悄埋藏著大隱患——它們與癌癥有關聯(lián)!國際癌癥研究中心的調查揭示,**全球每6個癌癥患者中就有1個是因為細菌或病毒感染(即所謂的“炎癥”)導致的。**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這些炎癥是如何“助紂為虐”,以及如何在生活中有效抗炎。
炎癥,到底是啥?是怎么催生癌癥的?
炎癥,簡單來說,就是身體對外界傷害的一種自然防御反應。它像我們身體的“自衛(wèi)隊”,當有病毒、細菌或其他有害物質入侵時,免疫系統(tǒng)就會啟動炎癥反應來保護我們,消滅這些“壞家伙”,同時幫助受傷的組織修復。
但是,炎癥也分好壞。一種是趕跑敵人,同時幫忙修好傷口,這時候可能會有點紅腫熱痛,但這是好的炎癥;另一種情況就不太妙了,自衛(wèi)隊有時候會分不清敵我,連自己人也打,這就造成自身炎癥了。
好的炎癥反應能幫我們快速恢復,但壞的炎癥,特別是那種拖很久的慢性炎癥,就像個不停修補但永遠修不好的工程,身體某個部位會不斷“修修補補”,細胞反復分裂和衰老。時間一長,萬一細胞分裂時出了錯,就可能變成癌細胞了。癌細胞一開始容易被身體發(fā)現(xiàn)并清理,但如果炎癥拖太久,癌細胞多了,它們就可能躲過追捕,開始搞事情。
6種炎癥,可能與癌癥有關
不是所有的慢性炎癥都與癌癥有關,但以下六種炎癥已有明確證據(jù)顯示可進展為癌癥:
**1.慢性肝炎:**肝炎病毒和脂肪肝都可能導致肝癌。其中,乙肝病毒甚至能“篡改”細胞基因,造成細胞突變。
**2.慢性萎縮性胃炎:**與幽門螺桿菌感染高度相關,長期不治,小心胃癌上門。
**3.慢性潰瘍性結腸炎:**長期存在可能增加結腸癌風險。時間越久,癌變風險越高,20年以上概率高達10%。
**4.宮頸炎:**合并人乳頭瘤病毒(HPV)感染,可能發(fā)展成宮頸癌。
**5.胰腺炎:**從急性到慢性,再到胰腺假性囊腫,可能演變?yōu)橐认侔?br />
**6.牙周炎:**不僅與口腔癌有關,還可能增加其他癌癥(如腸癌、胰腺癌)的風險。
如何在生活中抗炎防癌?
了解了炎癥與癌癥的關系,我們該如何在生活中抗炎呢?以下是一些實用的建議:
1.動起來,釋放抗炎因子運動是釋放抗炎因子的有效方式,肌肉的每一次收縮都在幫你減炎。建議每周堅持3-4次30分鐘以上的中等強度有氧運動,如快走、慢跑等,同時搭配力量訓練。
2.飲食抗炎,吃出健康少吃高脂、高糖、高鹽,遠離反式脂肪和燒烤,多吃蔬菜水果、蛋類、大蒜、姜,讓腸道菌群和諧,炎癥退散。
3.遠離污染,減少外界刺激避免接觸有害化學物質,注意室內衛(wèi)生清潔,別讓環(huán)境中的毒素成為炎癥的幫兇。
4.放松心情,避免壓力性炎癥壓力會降低身體調節(jié)炎癥的能力。保持樂觀,規(guī)律作息,身心舒暢炎癥少。
5.定期監(jiān)測,早發(fā)現(xiàn)早治療對于有慢性炎癥的患者,要根據(jù)醫(yī)生建議進行監(jiān)測和治療。例如,慢性萎縮性胃炎患者應定期做胃鏡檢查,還要注意篩查幽門螺桿菌并及時治療。
最后,尤其要注意對于非細菌性炎癥,別濫用抗生素,正確治療才是關鍵。
記住,炎癥雖小,不容忽視,健康的生活方式是預防疾病的最好“疫苗”。讓我們一起行動起來,從今天開始,抗炎防癌!
來源: 澤橋醫(y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