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高血壓的診斷標準是什么
高血壓的診斷標準為,在未使用降壓藥物的情況下,非同日3次測量上肢血壓,收縮壓≥140mmHg和/或舒張壓≥90mmHg。目前90%以上的高血壓原因尚不明確,稱為原發性高血壓。由于 某些疾病原因導致的高血壓,稱為繼發性高血壓。
2. 一旦確診高血壓需要終身服藥嗎?沒有癥狀的時候是不是可以不用服藥?
原發性高血壓一般需要終身服藥,繼發性高血壓在祛除病因后能有效降低血壓甚至恢復正常。降壓的目的是減少升高的血壓對機體循環和靶器官的損害,降低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生風險,因高血壓常見的并發癥是腦卒中、心肌梗死、心力衰竭、腎衰竭、主動脈夾層等嚴重威脅生命的疾病,因此將血壓控制在正常范圍內(即<140/90mmHg,是十分重要的。
沒有癥狀并不意味著可以不用服藥,因高血壓的臨床表現各異,有些高血壓并無特異性癥狀,甚至血壓升高到一定程度才會出現頭暈、頭痛、惡心等癥狀,但病理性的血壓高值持續沖擊著循環系統會大大增加患病風險,且已有確信的研究表明,收縮壓每升高20mmHg,致命的卒中和心血管疾病風險增加一倍。因此一旦確診高血壓,建議遵醫囑規律服用降壓藥,將血壓維持在正常范圍內,防止其對心腦血管的損害。
3. 常用的高血壓治療藥物有哪些
一線治療藥物:
1) 利尿劑:氫氯噻嗪、呋塞米、螺內酯、乙酰唑胺等;
2) 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ACEI):培哚普利、福辛普利、依那普利、卡托普利等;
3) 血管緊張素受體抑制劑(ARB):氯沙坦、纈沙坦、替米沙坦、厄貝沙坦等;
4) β受體阻滯劑:比索洛爾、美托洛爾、普萘洛爾、拉貝洛爾等;
5) 鈣通道阻滯劑(CCB):氨氯地平、硝苯地平、地爾硫卓、維拉帕米等。
其他類型降壓藥:
1) 中樞性降壓藥:可樂定、甲基多巴等;
2) 硝酸酯類:硝酸異山梨酯、硝酸甘油等;
3) α1受體阻滯劑:烏拉地爾、特拉唑嗪、多沙唑嗪等;
4) 交感神經末梢抑制劑:利血平;
5) ATP敏感型鉀離子通道開放劑:尼可地爾;
6) 復方制劑:復方利血平氨苯蝶啶、氯沙坦鉀氫氯噻嗪、纈沙坦氨氯地平等;
7) 中成藥:牛黃降壓丸、復方丹參滴丸等。
4. 服用這些藥物有哪些禁忌
1) 噻嗪類利尿劑禁用于痛風患者,因其干擾腎小管對尿酸的排泄,加重痛風。
2) ACEI、ARB類禁用于妊娠期女性,因其可影響胚胎的發育;禁用于血管神經性水腫的患者,因其可引起喉頭水腫、呼吸驟停等危及生命的不良反應;禁用于雙側腎動脈狹窄患者,因其可能引起腎血流灌注不足增加急性腎損傷風險;禁用于高鉀血癥患者。
3) 醛固酮受體拮抗劑禁用于高血鉀與腎衰竭患者,因其保鉀排鈉作用會導致血鉀進一步升高。
4) 二氫吡啶類CCB禁用于高血壓合并快速性心律失常患者,因其具有明顯的血管擴張作用,短、中效CCB會導致心率反射性加快。
5) 非二氫吡啶類CCB禁用于二至三度房室傳導阻滯患者,相對禁用于心力衰竭患者,因其對心肌和竇房結的負性肌力及負性傳導作用。
6) β受體阻滯劑禁用于哮喘患者,因其能引起支氣管痙攣,加重哮喘;禁用于高度房室傳導阻滯及嚴重心動過緩患者,因其抑制交感神經興奮性,加重癥狀。
7) α受體阻滯劑禁用于體位性低血壓患者,因體位性低血壓是其常見的不良反應;慎用于冠心病患者,因其如果靜脈注射過快引起心動過速、心律失常會誘發或加重心絞痛。
5. 降壓藥什么時間服用
推薦患者在規律服用降壓藥前進行24小時動態血壓監測,掌握自身血壓的波動規律。通常情況下,人體的血壓水平變化規律表現為兩谷一峰的長柄杓形態,峰值一般在早晨8時-9時和下午的16時-18時,谷底在凌晨2時-3時。
因此,每日服用一次的長效降壓藥,推薦早晨7時服用,能夠很好的控制晨峰血壓并穩定當天的血壓,如硝苯地平控釋片、美托洛爾緩釋片等;每日服用2次的中效降壓藥,推薦在早晨7時與下午15時服用,使藥物達峰時間與血壓波動的高峰幾乎一致,達到控制血壓的作用,如硝苯地平緩釋片、非洛地平緩釋片;每日服用3次的短效降壓藥,推薦在清晨醒來、下午13時及下午16時服用。一般不推薦在夜間服用降壓藥,防止夜間血壓過低導致缺血性心腦血管意外的發生。
6. 服藥后血壓降不下來怎么辦
首先確保根據醫生開具的處方正確服用降壓藥,包括服用的劑量、時間和次數。
其次需要排除藥物相互作用的影響,如果正在服用其他藥物,應及時咨詢醫師或藥師,可能需要調整降壓藥的劑量。
另外除藥物治療之外,患者也需注意生活方式的調整。
如果血壓持續處于高值,應及時到醫院就診,經醫生評估后進行治療方案的調整。
7. 服藥后血壓降的過低怎么辦
如果服藥后偶然出現頭暈或眩暈等低血壓反應,應盡快躺下,抬高雙腿,保證血液回流,避免突然起立。
由于葡萄柚或西柚可能通過影響肝藥酶增加藥物的血藥濃度,造成低血壓的不良反應,因此建議服用降壓藥的患者避免食用此類水果。
如果血壓持續處于低值,應及時到醫院就診,避免缺血性心腦血管意外的發生,并進行后續的治療方案調整。
8. 降壓藥常見的不良反應和注意事項是什么
1) 利尿劑:常見的不良反應是水電解質紊亂,同時影響尿酸的代謝,另外可使糖耐量降低,血糖升高,使用本品注意定期監測電解質、尿酸及血糖。
2) ACEI類及ARB類:常見的不良反應有咳嗽、血管神經性水腫、血管擴張引起的低血壓、高鉀血癥及血肌酐升高,當使用ACEI類出現刺激性干咳的不良反應可用ARB類代替。使用這兩類藥物前應監測血鉀、血肌酐水平及估算腎小球濾過率,由小劑量開始給藥,耐受的情況下逐步上調至標準劑量,并注意監測血鉀和肌酐水平。
3) β受體阻滯劑:常見的不良反應有心動過緩、支氣管痙攣,使用時應注意監測血壓和心率,當心率小于50次/分時禁用,同時避免用于氣道阻塞型疾病患者。另外使用時應從小劑量開始,監測血壓和心率,逐漸增加劑量,同時不可突然停藥,避免反跳性高血壓及甲亢危象等不良反應。
4) CCB類:常見的不良反應有頭暈、頭痛、心律失常、腳踝或其他部位水腫、牙齦增生等。服用期間應注意監測血壓、心率及肝功。
9. 降壓藥的片劑,緩釋片和控釋片有什么區別,服用時需要注意什么?
同一種藥品的不同劑型藥物成分相同,以硝苯地平的三種劑型為例。
硝苯地平普通片劑是硝苯地平與一定的輔料混合制成的普通片劑,起效迅速,但半衰期僅為4-5小時,通常需要一日3-4次口服,容易引起血壓的波動,以及其反射性增加交感神經的興奮性,心率加快,心絞痛心肌梗死的發生率增加。普通片嚴禁舌下含服,防止缺血性心腦血管意外的發生。
硝苯地平緩釋片目前共有四種,是通過包膜或將藥物分散于特殊的骨架中制成的特殊劑型,能夠較為平穩的釋放藥物,通常需要一日1-2次口服(Ⅰ、Ⅱ2次,Ⅲ、Ⅳ1次),導致血壓波動的副作用更小,使用時需注意不可掰開或嚼碎服用,因這些緩釋劑型的藥物含量通常比普通片劑大,嚼碎導致超劑量的藥物迅速釋放增加心血管意外發生的風險。
硝苯地平控釋片的制備工藝更高,采用滲透泵原理,使藥物以恒定速率或接近恒定速率釋放,維持血藥濃度平穩,通常需要一日1次口服,適用于慢性高血壓的長期治療,這種劑型也不能掰開或嚼碎服用。
10. 高血壓患者除服用藥物外,在生活方式方面有哪些注意事項
1)健康飲食:遵循DASH(控制高血壓飲食)或地中海飲食,調整飲食結構,低脂限鹽飲食,限制高糖食物的攝入,多食用含有鉀、鈣、鎂、鋅的食物,增加新鮮水果、蔬菜、纖維素及非飽和脂肪酸的攝入
2)控制體重:保持健康的體重對于高血壓患者至關重要,減輕體重可以幫助降低血壓水平,尤其是對于同時合并有代謝綜合征的高血壓患者,必要時可以配合使用藥物或通過手術減重。
3)適量鍛煉:堅持長期適量適度的有氧運動,避免劇烈運動,如快步走、慢跑、游泳等,能夠有助于降低血壓并改善心血管健康。
4)戒煙限酒:吸煙吸入的尼古丁損傷血管內皮,加重動脈硬化程度,同時刺激腎上腺釋放兒茶酚胺,引起心跳加速及血管收縮,加重高血壓的病情。飲酒會刺激中樞神經,導致血壓升高,另外酒精還可能影響有些藥物的代謝,因此高血壓患者應該限制飲酒或避免飲酒。
5)減少壓力:長期的精神壓力會影響血壓,因此學會有效的減壓方法,如冥想、瑜伽、深呼吸等,同時規律作息,改善生活習慣,改善睡眠質量。
6)定期監測:高血壓患者應該定期監測血壓,按照醫生的建議進行調整治療方案。
來源: 北京朝陽醫院藥事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