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值夏季
又到了吃菠蘿的季節
你在吃菠蘿的時候
有沒有感到嘴巴澀澀的?
甚至還會扎嘴?
這其實是因為
菠蘿真的帶“針”!
為什么吃菠蘿會扎嘴?
吃菠蘿泡鹽水就不扎嘴了嗎?
如何才能減緩這種不適感呢?
科博士帶大家好好了解一下
菠蘿雖然香甜好吃,但多吃幾口就會明顯感覺到“扎嘴”、“倒牙”。這究竟是為什么呢?菠蘿之所以會扎嘴,是因為受到了菠蘿蛋白酶(bromelain)、草酸鈣(raphides)和菠蘿成熟度三個因素的影響。
(1)
菠蘿蛋白酶
菠蘿蛋白酶是存在于菠蘿植株中的一種蛋白質水解酶,這種蛋白酶是由多種不同分子量和分子結構的酶組成的多種酶,屬于巰基蛋白酶類。
當我們吃菠蘿時,菠蘿里富含的蛋白酶會分解掉口腔黏膜上的纖維蛋白,導致黏膜受損,引起一種輕微的刺激感或疼痛感。
此外,菠蘿蛋白酶也會導致一部分人對菠蘿過敏,引起口腔過敏綜合征(OAS),出現腹瀉、嘔吐、全身發癢、四肢及口舌發麻等癥狀,甚至還可能出現呼吸困難、休克等反應。
(2)
草酸鈣針晶
草酸鈣是一種白色結晶狀的粉末,晶體在顯微鏡下呈兩端尖銳的針狀或長紡錘狀,草酸鈣進入口腔后,會刺破口腔黏膜、舌頭、咽喉等組織,造成損傷,產生“扎嘴”的感受。
圖/數字北京科學中心
(3)
菠蘿成熟度
未充分成熟的菠蘿往往含有較高濃度的酸(如檸檬酸和抗壞血酸等)和較強的菠蘿蛋白酶活性,這會產生“扎嘴”的不適感。
隨著菠蘿的成熟,糖分會增加,酸的含量和蛋白酶的活性可能降低。因此成熟的菠蘿吃起來通常會更甜,且“扎嘴”的感覺減輕。
經常聽人說:“菠蘿扎嘴,鳳梨不扎嘴。”其實,吃菠蘿扎不扎嘴與菠蘿的品種有關,不同品種的菠蘿果肉中菠蘿蛋白酶的活力存在差異。
菠蘿和鳳梨是同一種水果的不同叫法,從分類學角度來說,鳳梨和菠蘿是同一種植物物種,都屬于鳳梨科鳳梨屬,學名都是Ananas comosus。可供食用的菠蘿主要有四類,分別為卡因類(Cayenne Group)、西班牙類(Spanish Group)、皇后類(Queen Group)和雜交類4個大類,其中包括上百個品種。
在巴厘、卡因、金鉆菠蘿、臺農16號、粵脆、香水這6個品種中,巴厘菠蘿的酶活力最低,相應口感最好,不必用鹽水浸泡即可食用;卡因菠蘿酶活力最高,不做處理幾乎不能食用,所以一般加工成罐頭再吃。
以2015年為例,國內菠蘿產區種植的菠蘿,大部分都是皇后類里的巴厘菠蘿,比如著名的廣東徐聞產區。直到今天,巴厘依然是徐聞菠蘿的主要品種。
徐聞被稱為“中國菠蘿之鄉”,據說中國每三個菠蘿,就有一個來自湛江徐聞。徐聞菠蘿香味濃郁,甜但又帶有幾分的酸,口感甜脆,汁水充盈。果肉中除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外,還含有人體必需的維生素B1、維生素B2、胡蘿卜素、多種有機酸、煙酸、膳食纖維等元素。因此,徐聞菠蘿不僅有著金黃色的內在,也有著十分豐富的營養,老少皆宜。
將菠蘿泡在鹽水里,鹽的咸味可以減輕苦味,增強甜味,能在一定程度上緩解吃菠蘿的不適感。
但實際上,這種方法效果十分有限。菠蘿蛋白酶的活性抑制會受到溫度、金屬離子濃度等因素的影響,簡單的鹽水是沒辦法徹底解決“扎嘴”這個問題的。
鹽會使得酶失去活性。但這里用到的鹽一般指的是那些“金屬的離子化合物”,比如含鉛離子、汞離子等的重金屬鹽。而我們用來泡菠蘿的鹽水,用的是食鹽(NaCl)水,Na+離子對于蛋白酶的活性抑制效果較其他金屬離子明顯較差。
所以,如果用低濃度的鹽水泡菠蘿,并且泡的時間還比較短,是無法有效地使蛋白酶失去活性的,只能對其活性有較小程度的抑制。
(1)
烹調處理
菠蘿蛋白酶遇熱會失活,它的最適溫度為40℃左右,溫度過髙或過低都會影響菠蘿蛋白酶的活性。
(2)
熱水浸泡
菠蘿切成塊,直接用開水泡幾分鐘。熱水可以把菠蘿蛋白酶滅活,也可以溶解草酸鈣結晶。
(3)
購買成熟度較高的菠蘿
成熟的菠蘿通常更甜,蛋白酶活性較低。買菠蘿的時候,可以挑選側面是黃色的菠蘿,且菠蘿會散發出甜美且強烈的香氣,從菠蘿的底部聞會有一種明顯的甜味。
(4)
吃完漱口
吃完菠蘿后立即用清水漱口,或吃一些乳制品,如牛奶或酸奶。乳制品中的蛋白質可以與菠蘿蛋白酶結合,減少對口腔黏膜的影響。
科博士提醒
如果擔心吃菠蘿扎嘴
可以試試以上小竅門
本期內容到這里就結束啦
想看更多有趣又實用的內容
趕緊關注我吧
來源:科普中國、數字北京科學中心、科學辟謠、南方都市報。
本文封面圖片及文內圖片來源版權圖庫創客貼,轉載使用可能引發版權糾紛,原創圖文轉載請后臺回復“轉載”。
來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