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肺癌?它究竟有多可怕?肺癌精準治療又是什么?你知道嗎?提到肺癌,它常常讓人聞之色變,因為全球每年都會有無數人因它而失去生命,它是在全球發病率排在第二位的惡性腫瘤,但是在我國它卻是惡性腫瘤中發病率以及死亡率排在第一位的腫瘤,由于疾病負擔重,超過75%的患者在確診為惡性腫瘤時已經處在晚期階段,并且在5年內生存機率較低。如今隨著醫學的發展,治療肺癌不再是“一刀切”,而是“私人訂制”,隨著這一新的轉機,肺癌也將從一種發展迅速的惡性腫瘤變為一種可控的慢性疾病。
從“一刀切”到“私人定制”的轉變有什么用?
在過去,肺癌的治療方式一直都是“一刀切”,缺乏個性化和針對性。通常無論患者的年齡、性別、病情如何,醫生們都會采用統一的治療方案,使用同一種藥物、同一種治療方法。這種“一刀切”的治療方式效果往往不佳,甚至造成嚴重的副作用,給患者帶來不必要的痛苦和麻煩。
如今,隨著精準醫療理念的興起,肺癌治療也迎來了“私人定制”的時代,這就是所謂的精準治療。精準治療是怎樣去實現的,你知道嗎?
精準治療主要是強調根據每個患者的具體情況來制定針對其個性化的治療方案。通過深入了解到患者的基因組成、分子結構以及身體免疫情況等方面的信息,醫生們能夠更準確地判斷患者的病情和預后發展,從而選擇出最適合患者的治療方法和藥物。
目前看來,這種從“一刀切”到“私人定制”治療方式的轉變還是很有效的,不僅是提高了治療的效果,還降低了因為用藥引起的副作用的發生率,患者們也不用再忍受不必要的痛苦,而是可以選擇在更加舒適和更個性化的治療環境中戰勝肺癌這個“惡魔”。
深入探尋肺癌的“弱點”
為了實現精準治療,醫生們更像是“偵探”一樣,努力深入尋找每個肺癌患者的“弱點”。他們發現:肺癌細胞實際上與我們正常的細胞相比之間存在許多差異,而這些差異正是醫生們可以利用的“弱點”。其中基因突變就是肺癌的一大“弱點”,是肺癌發生的重要因素之一。
基因突變又是什么?
是基因在復制過程中出現了“小錯誤”,導致基因的結構或功能發生了變化。比如,BRAF這個基因,當它開始發生突變時,就會讓肺癌細胞變得更加“兇猛”。通過對這些突變的基因進行檢測,不僅可以幫助醫生判斷患者的預后和復發風險,還提供了潛在的肺癌治療靶點。
除基因突變外,肺癌細胞還存在一些特殊的分子“標志性物質”。這些分子標志物也可以幫助識別肺癌細胞的類型、分期和轉移情況,從而制定出針對患者更加精準的治療方案。此外,免疫系統的狀態也對肺癌的治療效果產生重要影響,通過了解患者的免疫狀態,可以判斷出患者對免疫治療的敏感性以及效果,進而為患者提供更加個性化的治療選擇。
新藥的出現,為肺癌治療帶來新的突破
那有沒有具體的藥物去進行治療呢?
近年來,隨著科研人員的不斷努力,針對肺癌的新藥也層出不窮。
其中, ALK抑制劑從一代到三代TKI藥物,顯著提升了患者生存獲益。其他少見靶點藥物如BRAF抑制劑聯合MEK抑制劑就是對于肺癌患者的一款重要藥物,它主要是針對上述所提到的BRAF基因突變的,BRAF抑制劑聯合MEK抑制劑組合治療方案,當BRAF基因發生突變導致肺癌細胞的惡性增殖和轉移時,可以作用于BRAF突變蛋白,抑制其活性,從而控制肺癌細胞的生長和擴散。
此外,還有許多其他針對肺癌不同靶點的新藥也在研發中。這些新藥通過作用于肺癌細胞的不同環節,從而達到抑制腫瘤生長和轉移的目的。隨著這些新藥的陸續上市,肺癌患者的治療選擇也將變得更加豐富,治療效果也會得到進一步提升。
精準治療面臨的挑戰與困境有哪些?
雖然精準治療為肺癌患者帶來了新的希望,但仍然面臨著一些挑戰和困境。
首先,精準治療需要依賴先進的檢測技術和手段來準確識別每個患者的肺癌類型和基因突變情況。然而,由于地域差異、醫療資源不均等原因,許多患者可能無法獲得及時準確的檢測。這導致了部分患者在治療過程中出現了“漏診”或“誤診”的情況,嚴重影響了治療效果。
其次,精準治療往往需要高昂的費用。對于一些經濟條件較差的患者來說,承擔治療費用無疑是一個沉重的負擔。這使得許多患者不得不放棄精準治療,轉而選擇傳統保守的治療方式,從而影響了治療效果和生存質量。
此外,精準治療還面臨著技術上的挑戰。由于肺癌的發病機制十分復雜,涉及多個基因和分子的相互作用,因此,需要醫生們更加深入地了解肺癌的發病機制,發現更多的治療靶點和藥物,加強科研投入,才能推動肺癌領域的創新和發展。
展望未來,應該如何去做?
展望未來,精準治療將助力肺癌成為可控疾病。盡管現在面臨著一些挑戰和困境,但要對未來充滿了信心。隨著醫學技術的不斷進步和科研人員的不斷努力,相信精準治療將在肺癌治療中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首先,隨著基因檢測技術的不斷發展,醫生們可以更加準確地識別每個患者的基因突變情況和分子標志物。這將為醫生提供更加可靠和個性化的治療依據,使得精準治療更加精準和有效。
其次,隨著新藥的不斷研發和上市,將會有更多針對肺癌不同靶點的治療藥物。這些新藥將會提供更加多樣化和個性化的治療選擇,使得肺癌治療更加全面和有效。
此外,隨著大數據和人工智能技術的應用,我們可以對海量的臨床數據進行深入挖掘和分析,發現更多的治療規律和潛在的治療靶點。這將提供更加精準和科學的治療方案,進一步提高治療效果和生存率。
最后,期待更多的科研人員和醫療機構加入到肺癌精準治療的研究和實踐中來。通過加強國際合作和交流,共享研究成果和經驗,推動肺癌精準治療領域的快速發展。讓肺癌變得不再那么可怕,讓它真正成為一種可以控制的慢性疾病。
結語
關于以上肺癌精準治療你知道了嗎?它像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斗,關乎著每一個人的生命和希望。在這場戰斗中,需要醫生、患者、科研人員以及社會各界的共同努力和協作。
在未來,需要大家一起攜手并肩,共同迎接肺癌精準治療領域的嶄新篇章,一起期待那一天的到來,當肺癌不再是一個令人恐懼的疾病,而是一個可以被我們掌控和戰勝的挑戰,從而為更多的患者帶來希望和康復的機會,因為每一次醫學的突破,都將是對生命最深切的尊重和守護。
專家介紹
汪治宇
主任醫師 教授 博士生導師
河北醫科大學第四醫院腫瘤免疫科主任
河北醫科大學醫學與健康研究院干細胞與免疫細胞研究中心副主任
河北醫科大學第四醫院科研處副處長
中華醫學會腫瘤分會青年理事
中國醫藥教育協會醫學基因組學與生物信息學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中國免疫協會會員
河北省抗癌協會腫瘤生物治療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
河北省免疫學會腫瘤生物治療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
河北臨床腫瘤學會腫瘤免疫治療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
河北省生物醫學工程學會免疫細胞治療分會主任委員
河北歐美同學會醫師分會秘書長
河北省抗癌協會腫瘤內科專委會常委
河北省免疫學會常務理事
審批碼TML0021575-54483,有效期至2025-04-18,資料過期,視同作廢
來源: 澤橋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