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國家空間天氣監測預警中心消息,國家空間天氣監測預警中心5月11日9時發布地磁暴紅色預警:北京時間2024年5月10日23時起發生地磁暴,最大級別達到超大地磁暴(Kp=9)水平,預計未來24小時,磁暴過程仍將持續,后續仍可能發生大地磁暴。

受地磁暴影響,我國大部分地區電離層將會出現擾動,短波通信和導航定位會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高層大氣密度顯著增加,將導致低軌衛星軌道衰減加劇。

圖片

太陽發脾氣,“附贈”美麗極光?

磁暴是太陽活動造成的一種現象。極強太陽活動事件中,被拋射出的高能粒子流擾動地球磁場并進入大氣層后,所形成的大氣發光現象,便是很多天文愛好者心之向往的極光現象。

極光的強度,常可用地磁暴等級(G指數)、Kp值(K指數)來預測。而據國家空間天氣監測預警中心消息,北京時間5月10日23時到5月11日11時,地球出現地磁活動,分別為9小時Kp指數(即全球磁場指數,數值越大對應的地磁活動越強)為9的超大地磁暴,3小時Kp指數為8的特大地磁暴,因此帶來了遠超預估的大范圍“極光秀”。

圖片

SWPC(美國空間天氣預報中心)根據全球地磁臺站的數據換算得出的地磁指數

圖片來源:國家空間天氣監測預警中心

從5月10日晚到11日凌晨,地球開始上演“燈光秀”,我國新疆、青海、內蒙古、河北等地,均有沖破天際的明顯極光被觀測記錄到,令人為之驚嘆不已:

圖片來源:新浪微博@Jeff的星空之旅

地磁暴對人類有哪些影響?

根據國家空間天氣監測預警中心的判斷,未來三天,受之前多個暈狀CME(日冕物質拋射)及冕洞高速流的共同影響,還可能發生小到大地磁暴,甚至更大強度的地磁活動。

地磁暴會對現代社會產生一定影響,例如空間站可能因大氣拖拽造成軌道高度下降、衛星導航設備誤差增大、航空飛行將面臨通信環境變差以及跨極區輻射的雙重風險等。在極端情況下,地磁暴還會直接影響全球無線電通信。

地磁暴對地球的影響還包括電場擾動以及對地球空間的電流體系產生影響。而大量能量耗散在地球空間,加熱地球大氣,進而使大氣向更高空間擴散,會對空間站和航天器形成更大飛行阻力,也會對衛星的軌道飛行狀態產生干擾。

此外,強烈的地磁活動可能會影響動物的遷徙和導航能力,從這個角度看,這幾天信鴿愛好者盡量減少在不良天氣條件下以及遠距離的司放活動。

對人體健康而言,公眾不必過于擔心。專家表示,地磁暴通常不會對人類健康有影響,對現代常用的電子通信產品的干擾也非常小,但在國際空間站工作的宇航員們可能會受到地磁暴更多影響。

至于更多人擔心的:頭疼、睡不著、起不來床、不想上班、情緒差……多半是心理作用了。盡管也有部分研究認為,太陽活動及伴隨的地磁干擾與人體血壓波動等影響有一定相關性,但這種相關性仍沒有直接且明確的更進一步研究。對于更多普通人而言,目前并無充分證據表明地磁暴對身體狀況存在影響。因此,就不要讓地磁暴背這個鍋了!

綜合來源:國家空間天氣監測預警中心、新華網、中國新聞網等

來源: 科普中國

內容資源由項目單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