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身邊有沒有人出現“咳個不停”?
好多天了也不見好?
是百日咳嗎?
近日關于百日咳的話題引發社會關注和熱烈討論。
什么是百日咳?怎樣傳播?有哪些臨床表現?如何預防?——請一起來看看!
什么是百日咳?
百日咳是由百日咳鮑特菌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規定的乙類傳染病,病程可持續2~3個月,故稱為“百日咳”。
百日咳是怎樣傳播的?
患者、帶菌者是主要傳染源,而對于嬰幼兒來說,感染百日咳鮑特菌的父母或同胞是其最主要的傳染源。
從潛伏期開始至發病后6周均有傳染性,尤以潛伏期末到出現咳嗽癥狀后2~3周傳染性最強。主要通過呼吸道飛沫傳播,咳嗽、說話、打噴嚏時分泌物散布在空氣中形成氣溶膠,通過吸入感染。
人群普遍易感。無免疫史的嬰幼兒發病風險更高,患兒年齡越小,出現并發癥和重癥的風險越高,嚴重者甚至導致死亡。
百日咳有哪些臨床表現?
卡他期。表現為流涕、打噴嚏、流淚、咽痛、陣發性咳嗽等上呼吸道感染癥狀。多無發熱,或初期一過性發熱。該期排菌量達高峰,具有極強傳染性。持續1~2周。
痙咳期。表現為陣發性痙攣性咳嗽,伴咳嗽末吸氣性吼聲,反復多次,直至咳出黏痰,晝輕夜重,睡眠期間痙攣性咳嗽更為突出,影響睡眠。痙咳次數隨病情發展而增多。
新生兒和6月齡以下嬰兒咳嗽后常會引起發紺、呼吸暫停、驚厥、心動過緩或心臟停搏。一般持續2~6周,亦可長達2個月以上。
青少年或成人患者常無典型痙咳,表現為陣發性咳嗽和暫時性緩解交替。持續2~3周。
恢復期。痙咳逐漸緩解,咳嗽強度減弱,發作次數減少,雞鳴樣吼聲逐漸消失,陣發性痙咳癥狀可持續數周或數月。
如何預防百日咳?
保持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做好日常防護。勤洗手;咳嗽或打噴嚏時用紙巾掩住口鼻;保持室內通風,衣被勤洗曬;盡量避免到人群密集和通風不良的公共場所,必要時戴好口罩;勞逸結合,合理作息,適當進行體育鍛煉。
接種疫苗是預防百日咳最經濟、最有效的方法。目前免疫規劃含百日咳成分的疫苗為吸附無細胞百白破聯合疫苗,接種程序為3月齡、4月齡、5月齡各接種1劑次,并于18月齡加強接種1劑次,適齡兒童應及時到轄區接種單位全程接種。(可在天津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官方網站http://www.cdctj.com.cn/及微信公眾號“天津疾控”獲取全市預防接種門診地址、開診日及聯系電話)
圖片
《參考資料》
[1]百日咳診療方案(2023年版).
* 部分圖片來源網絡,非商業用途,僅作為科普傳播素材。若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來源:天津疾控
來源: 天津疾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