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感冒,那可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氣候變化容易感冒,身體不好容易感冒,受涼淋雨也容易感冒,相信人人都跟感冒打過交道。以至于說到感冒,每個人都可以成為權威,滔滔不絕的說一段關于感冒的個人看法。

然而,你真的懂感冒嗎?


01,到底是什么感冒?


到底是什么感冒?可要分清楚哦。

感冒一般分為兩大類:普通感冒(common cold)和流行感冒(flu)。二者發病原因是不一樣的,造成的后果也有差別。普通感冒是由上呼吸道感染引發的癥狀,往往表現較輕微,而流感則是明確由流感病毒造成的,癥狀也更加的劇烈。從發病的時間來看,普通感冒一年四季都有發病,而流感往往會在冬春季出現并且呈現流行的趨勢。當然,具體表現也有不少差別,下面這張圖簡單的匯總了一下關于感冒和流感的區別,希望各位能夠掌握,對感冒做一個科學初判十分有必要。

掌握了對感冒的初判,那么我們就可以像醫院一樣做一個分診。如果是普通感冒,那么一般用藥其實可以解決大部分問題,更別提感冒本身自限性疾病(不治療往往也會自己恢復),如果不是很嚴重是沒必要專門跑醫院的。反過來,如果是流感,那就要密切觀察,切斷傳染,而且重點關注,如果嚴重要及時去醫院治療。


02,面對兒童感冒怎么辦?


每當季節變化的時候,伴隨著天氣驟冷驟熱,往往是感冒高發的時候,尤其是兒童群體,由于他們的免疫機能還處于成長階段,免疫力總體低下,因此成為了感冒嚴重受害群體之一。

而很多家長在面對小孩感冒的時候,會不自覺的代入自己的經驗,于是家長紛紛根據自己的經驗進行判斷,然而這種**“個體經驗”**,有的時候存在不少問題,比如有人更喜歡用風寒風熱這種概念來形容感冒,作為中醫藥外行,我是不予置評的,但是有的時候,給孩子服用一些可能并沒有治療感冒的藥物或者耽擱了治療,就會引發嚴重的后果。

那如果兒童感冒了怎么辦?肯定有人會說,無論輕重緩急,直接去醫院不就得了唄。然而,這種情況,其實有時候并不妥,一來,當前不少地方醫療資源緊缺,尤其是兒科緊缺,各大媒體經常報道類似的新聞。

所以去醫院等待,排隊,不僅可能會耽擱病情,對于家長們也是一種不小的負擔,而且醫院往往是傳染病較為集中的地方,對于免疫力低下的孩子,可能并非是好事。

那么就依靠自己的經驗來判斷了?

不少時候的確管用,比如我們小時候醫療條件不足的時候,很多感冒都是家里常備藥物就可以解決了。然而,總有家長發生誤判,可能忽視了嚴重的感冒癥狀,導致耽誤了治療而引發更嚴重的問題。

這個時候,可能家長們疑惑了,這也不行,那也不對,到底該怎么辦?


03,感冒用藥,如何選?


面對感冒,我們大部分人想到的第一步就是吃藥(多喝熱水的哥們兒去面壁去)。盡管不少人調侃“吃藥一星期,不吃藥七天”,但是不得不說,感冒藥本身對于降低感冒癥狀,促進身體恢復是有一定的效果的。

那么感冒藥如何選擇呢?面對市場上琳瑯滿目的感冒藥物,很多人肯定會十分的迷茫,今天有人說A藥物好,明天有人推薦B藥物。至于各種“疏風散寒、解表清熱”之類的描述更是讓人無所適從。

其實感冒藥并不復雜,我們要去繁從簡,找到感冒藥的真正本質。感冒藥的核心成分其實不多,大體上分為以下幾類,大家可以根據感冒癥狀來選擇:

解熱鎮痛:對乙酰氨基酚;

抗組胺成分:馬來酸氯苯那敏;

抗病毒成分:金剛烷胺;

提升興奮:咖啡因;

止咳成分:右美沙芬;

減充血成分:偽麻黃堿。

特別說明的是,因為兒童身體較弱,且身體各部分器官發育尚未完全,并不是所有能夠緩解感冒癥狀的藥品成分都能適用于兒童。如以上述斜體標明的幾個成分為例,含有這幾類成分的藥物要么對兒童服用年齡有限制(如含有金剛烷胺成分的藥物,1歲及以下兒童慎用),要么是該藥物成分對兒童來講副作用較大。所以,無論什么感冒藥,你不需要看產品名字,而要看成分。

不過,如果孩子癥狀比較嚴重,比如高燒不退,那么就一定要去醫院了。這個時候,可能需要其他的藥物來發揮作用了,比如經典抗病毒的奧司他韋。


04,如何預防感冒呢?


當然了,選擇藥物其實是一種沒有辦法的辦法,大部分情況下,還是要做好預防為主,這樣才能最大程度呵護孩子的健康。

如何預防感冒呢?首先是改善孩子體質增強免疫力,比如讓孩子均衡膳食,不偏食,這樣子就可以讓身體素質較好,從而增強對感冒的抵抗力。而充足的睡眠,加上一定的運動,對于孩子的免疫力也是大有裨益的。

其次要做好日常的注意事項,比如,隨著天氣變化,及時的增減衣服,比如養成勤洗手的好習慣。

第三則是避開常見的傳染源,尤其在流感高發的時候,盡可能的避免去人多的地方。如果實在避不開,那么可以讓孩子戴上口罩。


05,一些誤區得警醒


當然了,最后,還是要提一些感冒的誤區。

1、打疫苗:盡量打

現在社會有一種反智,就是不少家長不喜歡給孩子打疫苗(當然也有一些客觀的因素影響了大家對疫苗的信心)。但是,作為人類醫藥衛生事業的偉大進程之一,疫苗已經被足夠多的證據證實是有效地,而不打疫苗,帶來的后果也很嚴重,比如典型的就是美國。

2、抗生素,盡量少用

抗生素是現代科技帶來的另一項重大發現,本來這是用來對抗疾病的重要利器,然而,現代人卻濫用了抗生素。濫用抗生素的嚴重后果之一就是導致疾病的抗生素耐藥性增強,結果出現了更多難以治愈的微生物傳染病。過度使用抗生素是不合適的,建議家長不要輕易給孩子使用抗生素。

來源: 李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