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灰霉病在世界范圍內流行,是葡萄生產中的主要病害之一。葡萄灰霉孢子萌發需要90%以上的濕度或水分存在,溫室、大棚中高濕的環境條件導致灰霉病成為設施葡萄栽培中的第一大病害。

**為害癥狀:**葡萄灰霉病主要為害花序、幼果和成熟的果實,也可為害新梢、葉片、穗軸和果梗等。花序受害早期出現似熱水燙過的水浸狀、淡褐色病斑,很快變為暗褐色、軟腐,空氣濕度大時,受害花序上長出灰色霉層,空氣干燥時,受害花序萎蔫干枯,極易脫落;穗軸和果梗受害,開始形成褐色小斑塊,后變為黑褐色病斑,隨著這些病斑發展成圍繞果梗或穗軸一圈的病斑,果穗萎蔫或腐爛;果實受害多發生在近成熟期,灰霉病病菌可以通過表皮和傷口直接侵入果實,開始產生褐色凹陷斑,綠色品種被侵染果粒變成褐色,有色品種被侵染果粒變成紅色,空氣干燥時,受害的果粒或小穗會干枯,空氣濕度大時,受害的果粒表面會形成灰色霉層導致整個果穗的腐爛;幼芽和新梢受害,成褐色病斑,導致干枯;葉片受害后多會從葉緣形成大的病斑,空氣濕度大時,病斑擴展迅速,很快形成輪紋狀、不規則大斑,表面有灰色霉狀物,隨著葉片失水病組織很快干枯。
葉片發病癥狀
灰霉孢子侵染花序發病癥狀

果實成熟期灰霉病發病癥狀

防治措施:(1)清園,減少病原菌。結合冬剪,盡量清除病枝病穗,清掃地面的枯枝敗葉,集中銷毀;生長期,對初發病的葉片花序應及早發現摘除并帶到園外。(2)選用抗病品種。品種間抗性不同,可以利用品種抗性及使用栽培措施減少灰霉病發生。(3)使用木霉菌等生防制劑輔助防控葡萄灰霉病。

(4)抓住關鍵時期進行藥劑防治。開花前,使用1~2次農藥,主要是開花前1~3天,防控花前和花期的灰霉病;落花后1~3天,是阻止病菌侵入子房,包括對小幼果、穗軸的保護;封穗期之前,使用藥劑對穗軸和幼果提供保護及降低穗軸上病原菌的數量;轉色期及成熟期的前期,使用1~2次藥劑,保護果實。常用藥劑有:20%咯菌腈懸浮劑2000倍液、50%啶酰菌胺水分散粒劑1500倍液、50%異菌脲可濕性粉劑600倍液、50%腐霉利可濕性粉劑600倍液、70%甲基硫菌靈可濕性粉劑800倍液、22.2%抑霉唑乳油1200倍液、40%嘧霉胺懸浮劑1000倍液等。

作者:楊麗麗、褚鳳杰(河北省農林科學院石家莊果樹研究所)

來源: 中國植物病理學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