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作為一項危害性較大,后遺癥較為嚴重的疾病在當代人的日常生活中屢見不鮮。那么患病后到底什么可以吃,什么不可以吃,怎樣防“糖尿病”于未然呢,今天就來帶大家簡單了解一下。
糖尿病人常見的觀念誤區包括:
1.糧食吃的越少越好,膳食纖維越多越好;
2.注射胰島素可以不控制飲食;
3.不吃糖,吃蜂蜜;
4.不吃水果;
5.不吃糖但是不限制甜味劑;
6.不限制烹調油;
要注意上述觀念都是錯誤的!
糖尿病人在日常飲食中要注意少吃甜食和高脂肪含量的食物,以淀粉類食物作為主要飲食構成,同時糖尿病患者在血糖控制良好的情況下可以適量吃水果。食用水果盡量選血糖指數較低的水果,如楊桃、番石榴、草莓、蘋果、西瓜、西紅柿等。每次食用約200克,即一個食物交換份的含量;換言之食用水果時扣減25克主食,也就是用一個水果與半兩主食交換,在兩餐之間吃。
在日常生活中未患病的家庭成員應養成定期測量血糖的習慣,尤其是有心腦血管病危險因素者應定期測定血糖,必要時測定糖化血紅蛋白,目標值< 7.0%。糖尿病患者在≥ 140/90 mmHg時應開始使用藥物降壓治療,糖尿病合并高血壓患者降壓目標低于130/80 mmHg。糖尿病患者應控制飲食、加強體育鍛煉活動,2~3個月血糖控制仍不佳,應使用藥物治療。
使用藥物治療時需要注意,血糖一正常就停藥,會使血糖反彈,反而會加重胰島細胞的損害,不利于病情的穩定。如果血糖保持正常已有一段時間,可在醫生的指導下調整治療方案。切忌亂停藥。
最后一個小貼士:胰島素及其類似物適于胰島素分泌不足或缺乏者。常用于口服降糖藥療效不佳、合并終末期并發癥或急性并發癥以及手術的患者,并不是所有人一開始都需要哦。
來源: 青島市青年科學家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