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機相關性肺炎(Ventilator-Associated Pneumonia, VAP)是醫院獲得性肺炎(Hospital-Acquired Pneumonia, HAP)的重要類型,是指機械通氣(MV)48小時后至拔管后48小時內出現的肺炎。隨著醫療技術的發展,呼吸機在搶救呼吸衰竭患者中的作用日益重要,但VAP的發生也隨之增加,嚴重威脅患者的生命安全。因此,了解VAP的預防和護理策略對于提高患者治療效果和生活質量具有重要意義。

一、呼吸機相關性肺炎的成因

VAP的成因主要包括患者自身因素、呼吸機管道污染、誤吸與反流、醫務人員操作不當等方面。患者自身因素如年齡、基礎疾病、營養狀況、免疫功能等,都可能影響肺炎的發生。呼吸機管道污染主要是由于管道消毒不徹底、更換不及時等原因造成的。誤吸與反流則可能是由于胃內容物反流至口咽部,再誤吸入下呼吸道導致的。醫務人員操作不當,如無菌觀念不強、洗手不規范等,也可能導致病原菌的傳播。

二、呼吸機相關性肺炎的預防策略

1.加強患者營養與免疫支持:對于營養不良、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應通過腸外營養、腸內營養等途徑加強營養支持,提高患者抵抗力。同時,對于存在基礎疾病的患者,應積極治療原發病,以減少VAP的發生。

2.呼吸機管道的消毒與管理:定期對呼吸機管道進行消毒和更換,保持管道的清潔與干燥。同時,在連接呼吸機與患者時,應遵循無菌操作原則,減少病原菌的傳播。

3.減少誤吸與反流的發生:對于使用呼吸機的患者,應保持頭高腳低的體位,以減少胃內容物反流至口咽部的可能。同時,對于存在胃腸道功能障礙的患者,可給予促胃腸動力藥物或胃腸減壓等措施,以減少反流的發生。

4.提高醫務人員操作水平:醫務人員應加強對呼吸機相關性肺炎的認識和了解,提高無菌觀念和洗手規范性。同時,定期對醫務人員進行培訓和考核,確保操作的正確性和規范性。

三、呼吸機相關性肺炎的護理策略

1.病情觀察與監測:對于使用呼吸機的患者,應密切觀察病情變化,包括體溫、呼吸頻率、心率等指標的變化。同時,定期對患者的痰液進行細菌培養和藥敏試驗,以便及時了解病原菌的種類和敏感藥物,為臨床治療提供依據。

2.呼吸道護理:保持患者呼吸道通暢是預防VAP的關鍵措施之一。應定期為患者吸痰,保持呼吸道清潔。同時,對于痰液粘稠不易咳出的患者,可給予霧化吸入或氣道濕化等措施,以促進痰液的排出。

3.口腔護理:口腔是病原菌進入下呼吸道的重要途徑之一。因此,對于使用呼吸機的患者,應加強口腔護理,定期進行口腔清潔和消毒。同時,根據患者的口腔情況選擇合適的口腔護理液,以減少病原菌的定植。

4.心理護理:由于VAP的病程較長且治療難度較大,患者往往容易出現焦慮、恐懼等負面情緒。因此,護理人員應加強與患者的溝通與交流,了解患者的心理需求,給予針對性的心理支持和安慰。同時,向患者介紹VAP的治療方法和預后情況,增強患者的信心和勇氣。

5.健康教育:對患者及其家屬進行健康教育也是預防VAP的重要措施之一。應向患者及家屬介紹VAP的相關知識、預防措施以及日常生活中的注意事項。同時,指導患者及家屬正確使用呼吸機、合理飲食、加強鍛煉等,以提高患者的抵抗力和免疫力。

四、總結

VAP作為醫院獲得性肺炎的重要類型之一,其預防與護理工作對于患者的康復和生活質量具有重要意義。通過加強患者營養與免疫支持、呼吸機管道的消毒與管理、減少誤吸與反流的發生以及提高醫務人員操作水平等措施,可以有效預防VAP的發生。同時,通過病情觀察與監測、呼吸道護理、口腔護理、心理護理以及健康教育等護理措施,可以為患者提供全面的護理服務,促進患者的康復。(北京市 民航總醫院 李晶)

來源: 健康科普宣教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