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為什么會春困?

春困是因為季節交換給人們帶來的生理變化的一種反應。寒冷的冬天,人體受到低溫的影響和刺激,皮膚的毛細血管收縮,血液流量相對減少,汗腺和毛孔也隨之閉合,減少了熱量的散發,以維持人體正常體溫。進入春季后,隨著氣溫的升高,人的身體毛孔、汗腺、血管開始舒張,皮膚血液循環也旺盛起來。這樣一來,供給大腦的血液就會相對減少。

二、春困怎么辦?

1、養成規律作息的生活習慣,做到少熬夜、不熬夜,給大腦足夠的休息時間,來緩解白天的疲乏感。

2、春天多參加戶外活動,通過運動調節身體機能。春天生機盎然,人們可以通過踏春、慢跑、散步或者曬太陽來接觸大自然,同時促進身體新陳代謝,并使大腦處于清醒狀態,有助于增加夜間的深度睡眠時間,讓身體得到更好恢復。

3、合理飲食,多吃新鮮果蔬,通過食物補充身體必需的微量元素,要吃肉、蛋、奶等優質蛋白,保證人體所需。晚餐要清淡、少量,吃得過飽以及攝入油膩食物等容易增加腸胃負擔,造成夜晚入睡困難。

4、保持不缺水狀態,每當你體內的水分減少3%,你身體的能量就會降低15%。因此,為了保證一整天都精力充沛,你每天應該補充1.5-2升液體(包括水和茶)。

5、控制情緒,若精神不好或長期緊張、恐懼、壓抑等,會導致血液循環不良,使人容易困倦。所以,要時刻保持微笑,增加人與人之間的來往,與朋友-起說說笑話,談談趣聞,會有很好的解困效果。

三、春困飲食注意事項

1、早餐攝取較多的熱量。理想的飲食安排是:早餐攝入熱量最多,中餐次之,晚餐最少。

2、飲食要清淡。油膩的菜肴可使人飯后產生疲憊現象,表現為體溫、血糖降低,情緒低落,工作效率下降,所以春季宜清淡適口。

3、攝取足夠的蛋白質。蛋白質是由各種氨基酸構成的,所以從瘦肉、雞肉和低脂奶制品中攝取的蛋白,有助于提高人的精力。

4、常吃水果和飲果汁。水果中含有豐富的鉀,它是幫助維持細胞水分的主要礦物質之一。鉀的缺乏會使人感到軟弱無力,也會影響注意力的集中,葡萄干、橘子、香蕉、蘋果中都富含這種礦物質。

【新聞延伸】

異常“春困”要當心

不少人認為“春困”是正常的生理現象,是不需要特別關注的。但您知道嗎,有些疾病打著“春困”的幌子正在威脅著您的健康。

據報道,70%以上的中風患者在發病前5—10天會頻繁打哈欠。如果本身就有高血壓等高危因素,同時出現頻繁連續哈欠,且伴有肢體麻木無力、頭暈頭痛、言語不清等癥狀,要高度懷疑是腦血管的問題,一定要引起重視,及時就醫。

肝臟是個“沉默的器官”,而且肝臟上沒有痛覺神經分布,因此在患病初期,人體很難察覺到。如果疲勞犯困的同時,還伴有食欲不振、惡心、厭油膩、腹脹等癥狀,應盡快到醫院就診,進行肝炎病毒學、肝功能及肝臟B超等檢查來排查肝病。

甲狀腺功能減退、貧血、糖尿病、焦慮癥等疾病也會讓人感覺白天困倦、精神疲乏,癥狀與“春困”很像,但這是“假春困”。

如果保持充足的睡眠之后,“春困”仍然得不到緩解,還是控制不住頻頻犯困,應盡快到醫院完善相關檢查,對癥治療。

來源: 河北省健康科學學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