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物病蟲科普·水稻紋枯病】
有機稻田紋枯病偏重,如何防治?
有機稻種植戶反映:水稻生長期間,有機稻會在夏天發生紋枯病,除了鞘枯、葉枯,甚至結實率下降、秕谷率增加,給有機稻種植戶造成了經濟損失。
三江平原科普工作室(簡稱“三平科工”)科研人員介紹,紋枯病是我國水稻三大病害之一,發生紋枯病的稻田雖然不能造成絕產,但稻田會普遍減產,嚴重威脅著我國水稻的安全生產。水稻紋枯病,又稱花腳病、花桿病、云紋病,其在水稻苗期至抽穗期均可發生,一般以分蘗盛期至抽穗期為害最重。紋枯病菌以菌核在稻田地中或以菌絲體在稻病殘體上越冬,且能在稻田地中存活近兩年。其在高溫(28℃-32℃)、高濕(相對濕度在90%以上)時易發生流行。目前常規稻田生產上對紋枯病的控制主要以化學防治為主,使用的殺菌劑主要有噻呋酰胺、嘧菌酯、烯肟·戊唑醇、苯醚甲環唑、多菌靈、甲基硫菌靈、氟環·嘧菌酯、肟菌·戊唑醇、三唑醇、代森銨、苯甲·己唑醇、醚菌酯、氯溴異氰尿酸、苯甲·丙環唑等。那么種植有機稻,如何防治紋枯病呢?
三平科工科研人員表示,黑龍江省植檢植保站于日前發布了《黑龍江省大田作物主要病蟲害發生趨勢》,預測水稻紋枯病中等發生,中南部老稻區及東部稻區局部偏重發生。在有機稻生產上,除選用抗病品種、打撈和燒毀水稻田面漂浮的殘渣(菌核)、單排單灌、曬田增強稻株抗病力和清潔田園外,使用生物農藥進行防治是目前有機稻田應用最有效的防治措施。也就是在紋枯病發病前的分蘗中期(約在6月中下旬)或發生初期(約6月末至7月上中旬),于晴天傍晚或陰天每畝交替、輪換選用10億芽孢/克枯草芽孢桿菌可濕性粉劑100-120克,或0.4%蛇床子素可溶液劑370-410毫升,對水后均勻噴施稻株中下部葉片和莖稈,注意大風天或預計1小時內有雨,請勿施藥。也可每畝用10億CFU/克解淀粉芽孢桿菌可濕性粉劑15-20克均勻噴霧,兼防稻曲病。若水稻紋枯病嚴重(稻叢發病率達7%-10%),可在水稻拔節至孕穗期用解淀粉芽孢桿菌再噴1次藥;或在水稻紋枯病發生初期(近水面的葉鞘基部產生暗綠色水漬狀斑點),每畝用6%低聚糖素水劑16-20毫升均勻噴灑全株,重點噴施植株中下部,隔7-10天噴1次,視病情可連續噴藥2-3次。
關注作物病蟲科普,呵護美麗鄉村振興!
來源: 富錦市城東街道辦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