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到了,滿大街又開始彌漫著燒烤的味道,夾雜著酒后肆意的人語聲,所有的傷感、快樂、期待都在這一刻得到了升華,雖然第二天生活依舊。發一點感慨,說咱們的主題,燒烤最多的就是羊肉了,中華民族食用羊肉的歷史5000多年,可以說已經融入了中華文明。今天和大家分享關于美好的“羊”如何助力我們的健康。《本草綱目》中說:“羊肉能暖中補虛,補中益氣,開胃健身,益腎氣,養膽明目,治虛勞寒冷,五勞七傷”。 其實羊渾身都是寶,羊腎、羊肝、羊膽、羊脂、羊肚、羊脊骨、羊腿骨和羊角,在歷代本草中都有應用的記載。整理了一些比較實用的,介紹如下:

一.先介紹一下他們的性味。

羊肉:苦、甘、大熱、無毒。

羊脂:甘、熱、無毒。

羊血:咸、平、無毒。

羊腎:甘、溫、無毒。

羊肝:苦、寒、無毒。

羊膽:苦、寒、無毒。

羊胃(羊肚):甘、溫、無毒。

羊角(用青羊角為最好):咸、溫、無毒。

脊骨:甘、熱、無毒。

腿(脛)骨:甘、溫、無毒。

羊屎:苦、平、無毒。

二、逐一介紹他們的功效和用法

羊肉

1、寒勞虛弱,產后腹痛。用肥羊肉一斤,加水一斗,煮成八升,放入當歸五兩、黃芪八兩、生姜六兩,再煮成二升,分四次服下。一方減去黃芪。一方增加芍藥。
2、壯陽益腎。用白羊肉半斤,生切,加蒜薤吃下。三天吃一次。
3、骨蒸久冷。用羊肉一斤、山藥一斤,各煮爛,研如泥,下米煮粥吃。
4、壯胃健脾。用羊肉三斤,切小,加高粱米1斤同煮。煮粥吃。
5、婦女產后無乳或乳少。用羊肉六兩、通草2兩,王不留行子1兩,黃芪1兩同煮湯吃。

羊脂:

1、虛勞口干。用羊脂如雞蛋大一塊、酒半升、棗七枚,一起泡七天后取食。又方:用羊脂如雞蛋大一塊,放半斤醋中一宿,絞汁含中中。

2、平素瘦弱,產后體虛。用羊脂二斤、生地黃汁一兩、姜汁1斤,蜂蜜1升,合煎如膠飴。每服20ml,溫酒送下。一天服三次。
3、小兒口瘡。用羊脂煎薏苡根涂搽。
羊血:
1、痔瘡大便下血。用羊血煮熟拌醋吃,最效。
2、產后血虛(或下血不止,心悶面青,身冷欲絕)。用羊血3兩,五倍子1兩同煮,每日服食。
羊腎:
1、下焦虛冷 (腳膝無力,陽痿)。用羊腎一枚煮熟,和米粉六兩,煉成乳粉,空腹吃下。
2、腎虛精竭。用羊腎一雙,切細,放姜汁中,加枸杞子煮熟食之。
3、五勞七傷。陽虛無力。用羊腎一對,去脂,切小;肉蓯蓉一兩,酒浸一夜,去皮,和作羹湯,加蔥、鹽五味吃下。又方兼治腰腳 疼痛:用羊腎三對、羊肉半斤、蔥白一根、枸杞子一斤,同煮成汁。
羊肝:
1、目赤熱痛。用青羊肝一具,切小,洗凈,煮熟每日服食2-3次。
2、眼畏視光明,遇光則澀痛難睜。用青羊肝一個,切小,和黃連粉四兩,做成丸子,如梧桐子大。飯后以清茶送下2丸。一天服三次。
3、青盲內障,用山羊肝一具、黃連一兩、熟地黃二兩,同搗勻做成丸子,如梧子大。飯后,茶送服2丸。一天服三次。
羊膽
1、眼睛干澀,視物不清。用羊膽汁點眼。
2、爛弦同眼,流淚畏光。用羊膽一枚,內裝蜂蜜蒸過,研為膏。少許,每服少許,并點眼。一日淚止,二日腫消,三日痛止。因羊吃百草,蜂采百花,故此方名“二百味草花膏”。
羊胃(肚):
1、久病虛弱,四肢煩熱,不能飲食。用羊胃一具,白術一升,切小,加水二斗,煮 取九升,分九次服完。一天服三次,不過三劑可見效。
2、補中益氣。用羊胃一具,裝入羊腎四枚,地黃三兩,干姜、昆布、地骨皮各二兩、白拉丁文、桂心、人參、厚樸、海藻各一兩五錢,甘草、秦椒各六錢,均研為末,縫好,蒸熟。再曬干研細,每服一匙,酒送下。
3、中風虛弱。用羊肚一具、粳米二合,和椒、姜、豉、蔥作湯吃下。
4、胃虛消渴。用羊胃煮爛,空腹吃。
5、下虛尿閑,用羊胃裝水,煮熟,空腹吃四、五頓。可愈。
6、項下瘰疬。用羊胃燒灰,調香油敷涂。
羊角:
1、跌打傷痛。用羊用灰攔沙糖水,放瓦上焙焦,研為末。每服二錢,熱酒送下。同時以熱酒高干要揉痛處。
2、更年期心煩氣滿。用羊角燒研,水送服,每日服。

脊骨:
1、腎虛腰痛。用羊脊骨,煮熟,同蒜、薤煮食,并稍稍飲酒。又方:用羊脊骨,加肉蓯蓉、草果五枚,和水煮汁,下蔥、作湯吃。
2、腎虛耳聾。用羊脊骨、白術、黃芪、干姜(炮)、白茯苓各一兩,肉桂三分,共煮飲湯。
3、小便膏淋。用羊脊骨燒研,榆白皮煎湯送服二錢。
腿()骨:

筋骨攣痛。夜間腿部肌肉抽筋和抽動,伴有疼痛,羊脛骨加黃酒共煮湯服用。

以上均來自歷代本草記載,當然還有好多,本文只選了一些家庭可操作性強,并且是常見的一些需要解決的健康問題,希望能對大家有幫助。

來源: 河北醫大二院康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