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春游踏青季

你是不是開始準備出游啦?

出門必備哪些物品?

野外迷路該如何自救?

這份“踏青安全指南”請查收

出發前帶點啥?
這3件事別忽視
**!**

出游踏青,安全第一

除了徒步鞋、手機等必備品外

還有這幾件事容易忽視

出發前帶點啥?

消防員為您支招↓↓

1

為避免低血糖,除了必備的之外,記得準備些糖果等高熱量食品。

2

老年人在爬山體力消耗過大時,易引發心腦血管疾病或骨關節等疾病,一定準備些急救類藥品

3

春季山區晝夜溫差高達十幾攝氏度,出游最好攜帶防風保暖的衣物。

爬山時迷路怎么辦?
這個求救信號要牢記!

消防員提醒

進山之前應提前規劃路線

避免發生迷路、摔傷等危險

不要從未經開發的小路爬山

應時刻注意腳下安全

如果遇到危險

要保持冷靜,減少體力消耗

及時撥打報警電話或發出求救信號

原地等待救援

千萬不要心存僥幸

盲目嘗試其他路徑

01

發出求救信號

發出SOS信號****

SOS是國際通用的緊急求救信號

在摩爾斯電碼中

三點三橫三點來表示

1.**夜間,可用手電、手機閃光燈**等,發出三短三長三短的燈光求助,用手掌或布遮擋光源來控制燈光。

2.**白天,可用鏡面**反射來替代燈光。

3.此外,還可以借助哨子發出求救信號。

其他國際通用的求救信號

國際民航組織(ICAO)規定的受困信號

是在地面擺出較大的三角形

02

尋找水源

如果缺乏飲用水

可在山谷****底部、綠色植被下

以及草食性動物足跡頻繁處尋找

樹木嫩葉上套上塑料袋

植物蒸騰作用會在塑料袋內產生凝結水

此外,可在洞穴內尋找小水滴或積水

03

尋找庇護所

因地制宜

利用折斷的樹枝、樹干、石塊

搭建臨時庇護所

以應對惡劣天氣或野獸襲擊

04

被困洞穴這樣做

應密切留意洞內

是否會發生落石或淹水

打濕的衣物要馬上擰干

保持體溫

爬山時摔倒骨折怎么辦?
這份錦囊請收好

踏青游玩時常見的意外事故

還有摔傷、突發疾病

一旦發生緊急情況

如何有“景”無險?

一起來看↓

01

手臂骨折

1.將骨折手臂上抬至高于心臟的位置,有效避免患部發生腫脹;

2.固定骨折部位,用報紙、雜志、雨傘、樹枝等作為支撐物,用毛巾或撕下衣服的袖子等,將手臂與支撐物綁定在一起。

02

腿部骨折

1.腿部骨折與手臂骨折相同,需要用支撐物固定住患部周圍的關節;

2.小腿骨骨折,要在腳踝上方、下方,膝蓋上方、下方這四處打結,固定住小腿。

*注意,如受傷部位出血,要先按壓止血,再用繃帶或撕下衣物纏繞包住患處。

03

開放性骨折

1.先止血,再固定骨折部位;

2.固定時不要試圖將骨折部位復原,也不能將受傷部位束縛過緊,否則可能導致組織壞死;

3.除止血時必要的包扎外,要盡量剪開骨折部位的衣物,保持血液暢通。

出游踏青,安全第一

記得轉發收藏

和家人朋友一起享受春日好時光

來源: 央視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