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地球只剩下最后一個女人,人類會滅絕嗎?看到這樣的問題,我想很多人會說,肯定會。
然而,我卻不敢這么說。因為:生物專治不服(包括我)。一直以來,我們以為掌握了很多規律,然而,這些規律,不少都是對自然現象的歸納和總結,而這些現象,有可能,其實是錯的。
01,我們認識的規律都是對的嗎?
有個經典的農場主假說:
一個農場里有一一群火雞,農場主每天中午十一點來給它們喂食。火雞中的一名科學家觀察這個現象,一直觀察了近一年都沒有例外,于是它也發現了自己宇宙中的偉大定律:“每天上午十一點,就有食物降臨。”它在感恩節早晨向火雞們公布了這個定律,但這天上午十一點食物沒有降臨,農場主進來把它們都捉去殺了。
還有個射手假說:
有一名神槍手,在一個靶子上每隔十厘米打一個洞。設想這個靶子的平面上生活著一種二維智能生物,它們中的科學家在對自己的宇宙進行觀察后,發現了一個偉大的定律:“宇宙每隔十厘米,必然會有一個洞。”它們把這個神槍手一時興起的隨意行為,看成了自己宇宙中的鐵律。
所以,我們認為的規律,比如生物規律,可能其實是錯的,甚至根本就不算規律,我們就像火雞一樣自以為是**!**
02,孤雌生殖竟然是可行的?
我們知道,這個世界的多樣性,和有性生殖有很大關系,因為有性生殖的出現,使得兩個生物的基因可以進行重組,從而誕生了越來越多的精彩(基因庫擴大)。
而對于脊椎動物,有性生殖基本上是主流。
尤其是那些確定的有性生殖生物,更是如此。然而,2002年,美國底特律水族館的一條雌性鯊魚卻給了科學家一個當頭棒喝。
這頭從未接觸過雄性鯊魚的雌性鯊魚,生下了3條小鯊魚。
換句話,它孤雌生殖了。要知道,脊椎動物這種高級生物,出現孤雌生殖是非常罕見的。
按理說,這條鯊魚應該孤老終生,不會有后代了。然而我們以為的規律,被大自然無情的打破了。
而在德國,科學家同樣觀察到了這種現象。他們對一只飼養在卡爾斯魯厄市國家歷史博物館的條紋斑竹鯊進行了測試,結果意外的發現它,也沒有“親生父親”。換句話,它也是孤雌生殖的結果。
這是脊椎動物中第一例關于二代兼性孤雌生殖的記錄
First record of second-generation facultative parthenogenesis in a vertebrate species, the whitespotted bambooshark Chiloscyllium plagiosum
所以,假如有一天,只剩下一個女人,也許,她根本不需要男性啊,她直接自己孤雌生殖了唄。
03,科學家的努力同樣重要
當然,科學家目前本身也在努力,比如現在已經可以做到讓兩個卵子結合產生后代了。
2015年底,中科院上海生科院生化與細胞所李勁松團隊就成功的用兩個卵子產生了完整的后代。
簡單的說,就是通過基因改造,使得一個卵細胞成為“類精子細胞”,然后這個類精子細胞再和卵細胞結合,于是完成了受精,并發育成為了完整的小鼠。
所以說,自然界就是這么犀利,他們可以對抗殘酷,卻可以走向新生。
04,關于Y染色體得問題
有人提到的雄性Y染色體問題,我覺得實在是太高估了y染色體的力量了,事實上早就有科學家用沒有Y染色體的小鼠繁殖出正常的小鼠,還可以生下第三代,包括雄性。(我寫過一篇《Y染色體會消失嗎?》的文章詳細介紹過,感興趣的可以私信。)
措施是替代。y染色體上兩個關鍵基因 Sry和Eif2s3y,Sry負責使胎兒發育成雄性,Eif2s3y則與精子發生相關。而很有意識的是, 它倆只是喚醒作用,決定性別的其實是17號染色體和x染色體上的倆基因。只要喚醒這倆就可以決定雄性!
Straube N, Lampert K P, Geiger M F, et al. First record of second‐generation facultative parthenogenesis in a vertebrate species, the whitespotted bambooshark Chiloscyllium plagiosum[J]. Journal of fish biology, 2016, 88(2): 668-675.
Zhong C, Xie Z, Yin Q, et al. Parthenogenetic haploid embryonic stem cells efficiently support mouse generation by oocyte injection[J]. Cell research, 2015.
05,生物專治各種不服
我的簽名是:**生物專治各種不服(**包括我)。
因為相比于物理學,生物更像是一門經驗總結的內容,基本上所有的生物定律或者定理都遭遇過各種各樣的例外,所以這里引用了三體里提到的倆個故事,其實也就是在揣測我們的規律的普適性有多大?
更何況,我們現在對世界的發現還遠得很,比如,微生物的種類可能是我們已發現種類的幾百甚至幾萬倍還多。
比如南極下面被凍存的湖的世界是否有獨立的新的演化結果,這些都有待我們進一步發現。
所以用現有的不完善的認知來衡量未來,可能會出問題。
來源: 李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