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江南、華南強對流天氣頻發,3 月 31 日凌晨,江西省南昌市突發強對流天氣,最強時段是 3:00 前后,南昌市、南昌縣觀測到了 9 級大風,進賢縣等地甚至出現了 11 級陣風。隨后#南昌強對流天氣已致4死10余人傷#的消息沖上了微博熱搜。
我們看到了這樣的畫面——整扇落地窗被大風瞬間刮倒,如同經歷了爆炸一般。據估計,在那一瞬間可能出現了比 11 級更大的風。
那么什么是強對流天氣?春天出現這么激烈的天氣正常嗎?
什么是強對流天氣?
強對流天氣是指發生突然、移動迅速、天氣劇烈、破壞力強的災害性天氣,常見的有雷雨大風、冰雹、短時強降雨;還有一些不那么常見的,如龍卷風、下擊暴流等。
幾種常見的強對流天氣丨中國氣象局
強對流天氣是如何發生的?
強對流天氣是空氣強烈的垂直運動導致的,多在春夏季節突然發生。各類強對流天氣形成的物理機制不完全相同,但大多是在大氣層上層干冷、下層暖濕的這種不穩定結構下形成的。
強對流天氣形成示意丨中國氣象局
南昌當時出現的
是哪種強對流天氣?
具體到南昌這次過程來說,當時高空存在一個明顯的干冷層,而低空是暖濕層,呈現出了典型的不穩定結構,并且低空有切變線觸發,這種形勢是非常有利于形成強對流天氣的。
3 月 31 日 02 時南昌附近天氣形勢示意丨中國天氣
從當時觀測到的雷達回波來看,可以看到明顯的弓形回波經過南昌,這是颮線的典型特征。颮線是一種中尺度的強對流天氣系統,它是一種范圍較小、生命史較短的氣壓和風的不連續線。颮線通常伴隨有雷暴、大風、冰雹甚至龍卷風等強對流天氣現象。
3 月 31 日雷達回波丨中國天氣
這次的颮線中,不排除還出現了下擊暴流。下擊暴流是指一種雷暴云中局部性的強下沉氣流,到達地面后會產生一股直線型大風,越接近地面風速會越大。屬于突發性、局地性、小概率、強對流天氣。
下擊暴流常發生在成熟的強雷暴云之中,當雷暴云周圍有較干的空氣混合進來,會導致雷暴云內的水滴強烈蒸發,蒸發過程中不斷吸收熱量,空氣迅速冷卻,密度增大而加速下沉,形成強下沉氣流,該氣流沖擊地面并向四周輻散,形成短時強烈的直線型大風。2015 年湖北監利東方之星游輪翻沉事件就是遭遇了颮線加下擊暴流的組合。
再加上城市中,高樓林立,可能還會存在狹管效應,給大風疊加“buff”,造成更大的破壞。
狹管效應是指當氣流從開闊地帶流入狹窄地帶時,如峽谷或城市高樓間的狹窄區域,由于空氣質量不能大量堆積,流速會加快,風速因此增大的現象。簡單來說,就像你用水管噴水,把出水口堵住一部分,水流就會加速噴出,是類似的道理。
春天出現這么可怕的
強對流天氣,正常嗎?
強對流天氣的高發期在各地并不相同,南方比北方早。通常三四月份,江南一帶強對流天氣就進入高發時段了。
圖片來源:中國天氣
比如南昌,雷暴天氣從三月開始明顯增多,到了四月,平均雷暴日數為 6.2 天,僅次于 7 月。
圖片來源:中國天氣
跟夏季相比,南方春季高空還是干冷的,所以更容易出現雷暴大風、冰雹。到了夏季,高空也變暖了,冰雹、雷暴大風一般會少于春季。
圖片來源:中國天氣
北方一般到夏天才進入強對流天氣的高發時段。
這種強對流天氣如何防范?
強對流天氣在氣象上屬于中小尺度天氣系統。一般水平范圍大約在十幾公里至二三百公里,有的水平范圍只有幾十米至十幾公里。其生命史短暫并帶有明顯的突發性,約為一小時至十幾小時,較短的僅有幾分鐘,向來都是預報難點。
如果天氣預報中提示有出現強對流天氣的可能性,甚至發布了預警信息,請大家一定要提高警惕,不能掉以輕心。
國家級強對流天氣預警標準丨中國氣象局
當氣象部門發布強對流天氣預警時,要提前做好防護措施,例如,提前清理好陽臺上的雜物;躲到安全的室內,關緊門窗;強對流天氣發生時,不要在陽臺長時間停留。
強對流天氣防范指南丨中國氣象局
作者丨龐蘭 北京華風氣象影視中心主編
張東婷 北京華風氣象影視中心編導
數據可視化丨徐曉、袁宇、吳丹
審核丨信欣 中國氣象局 高級工程師
翟羽 中國氣象局 氣象分析師
來源: 科普中國新媒體
內容資源由項目單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