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大蒜種植越來越廣泛,部分地區又是多年重茬種植,病害的發生也是越來越重,今天就來說下大蒜病害的防治方法。
葉枯病
1、易發病原因
地勢較低,雨后易積水地塊,植株長勢弱,管理水平差,長期陰雨天氣,霧多霧重等。
2、典型癥狀
主要危害葉、花梗;
葉片病斑初顯白色小圓點,后擴大成條斑型、或紫斑型,病部上有黑色霉狀物;
花梗染病,容易從病部折斷,后期病部上散生黑色小粒點。
3、防治提醒
病菌借助氣流和雨水飛濺傳播,注意雨前雨后預防+防治;
雨后及時排水,避免大水漫灌,盡量降低田間濕度;
及時清理病株殘體,帶離銷毀。
苗期發病率為1%時,及時防治發病田塊;植株上部葉片發病率為5%時,全面田塊防治。推薦選用:甲霜靈+嘧霉胺進行防治。
銹病
1、易發病原因
地勢較低,雨后易積水,管理粗放,經常缺肥缺水等。
2、典型癥狀
主要危害葉片、假莖;
病部初顯褪綠斑,后在表皮下出現凸起的孢子堆;
病斑周圍有黃色暈圈。
3、防治提醒
3-5月,10-11月份為常發病時期,注意預防和防治;
蒜頭形成或膨大期,為害較嚴重,注意預防和防治;
雨后及時排水,避免大水漫灌,盡量降低田間濕度;
收獲后及時清理病株殘體,帶離銷毀。
推薦選用:苯醚甲環唑進行防治。
疫病
1、易發病原因
連作地塊,地勢低,雨后易積水,土質黏重,種植密度過大,通透性差,連續陰雨天等。
2、典型癥狀
主要危害葉片;
先從葉尖、或葉片中部發病;
初期有白色至黃色水浸狀病斑;
濕度大時,病斑發展快,后期就會導致半個葉片,或整個葉片枯死。
3、防治提醒
病菌借助流水、灌溉水、雨水飛濺傳播,注意雨前雨后預防+防治;覆蓋地膜阻擋土壤病菌濺到別的健康植株上,減少侵染的機會;雨后及時排水,避免大水漫灌,盡量降低田間濕度。收獲后及時清理病株殘體,帶離銷毀。推薦選用:菌毒康王(3%甲霜噁霉靈)進行防治。
灰霉病
1、易發病原因
連續陰天,氣溫低,濕度大,結露時間長等。
2、典型癥狀
主要危害葉片;
初期在葉尖兩側產生褪綠小白斑,后擴大成梭形斑;
嚴重時葉片枯黃;
濕度大時葉片腐爛致死。
3、防治提醒
病菌借助氣流、雨水及農事操作傳播,注意雨前雨后預防+防治,減少不必要的農事操作;雨后及時排水,盡量降低田間濕度;收獲后及時清理病株殘體,帶離銷毀。推薦選用:五娟(25%吡唑醚菌酯)進行前期預防。
菌核病
1、易發病原因
常年連作地塊,地勢較低,土質黏重,雨后易積水,管理粗放等。
2、典型癥狀
主要危害假莖基部和鱗莖;
初期病部呈水浸狀,后變暗,潰瘍腐爛;并伴有強烈的蒜臭味;
濕度大時,病部長出白色毛狀的菌絲;
葉鞘腐爛后,上部葉萎蔫,漸黃化枯死;
蒜頭散瓣,蒜根須、根盤腐爛。
3、防治提醒
雨后及時排水,盡量降低田間濕度;收獲后及時清理病株殘體,帶離銷毀。推薦選用:五娟(25%吡唑醚菌酯)進行前期預防。采用重點噴莖基部處理!
白腐病
1、易發病原因
常年連作地塊,地勢較低,土質黏重,雨后易積水,管理粗放等。
2、典型癥狀
春季發生嚴重;
主要危害葉片、葉鞘、鱗莖;
葉片發病,外葉葉尖條狀發黃,漸向葉鞘和內葉發展,后期發黃枯死;
鱗莖發病,病部表皮水浸狀病斑,上面長有灰白色菌絲層,呈白色腐爛狀,還會產生黑色小菌核;
田間常成片死亡。
3、防治提醒
病菌借助灌溉水、雨水飛濺傳播,注意雨前雨后預防+防治;雨后及時排水,盡量降低田間濕度;收獲后及時清理病株殘體,帶離銷毀。推薦選用:戊唑醇進行防治。
注:采用灌淋根莖處理,但采收前3天必須停止用藥!
細菌性軟腐病
1、易發病原因
常年連作地塊,地勢較低,土質黏重,雨后易積水,管理粗放等。
2、典型癥狀
主要危害葉片;
從下部葉開始發病;
初期從葉緣或中脈出現黃白色條斑;
濕度大時,病部黃褐色濕腐狀,最后全株枯死。
3、防治提醒
雨后及時排水,盡量降低田間濕度;收獲后及時清理病株殘體,帶離銷毀。推薦選用:中生菌素、春雷霉素、噻唑膦進行防治。
來源: 搜狐 農技推廣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