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是茶的故鄉,擁有悠久的茶葉生產史和廣袤的茶產區。在勞動人民獨具匠心的栽培和制作下,每一款茶葉都展現著獨特的品質和風味。為了深化公眾對茶葉知識的了解,我們精心推出#每周識茶#系列,帶領大家踏入豐富多彩的茶葉世界。讓我們一起探索,感受中國茶的魅力吧!
一、莫干黃芽
1、特征
產地:浙江省德清縣行政區域內莫干山周圍茶園
特級莫干黃芽的品質表現:
茶形狀:細緊卷曲、勻整、勻凈
茶色澤:嫩黃潤
茶湯色:嫩黃明亮
茶香氣:清甜
茶滋味:甘醇
茶葉底:較細嫩黃明亮
(摘自行業標準《莫干黃芽茶 黃茶》GH/T 1235-2018)
2、好茶有話說
歷史名茶,古稱莫干山芽茶,屬黃茶。自宋以來均有莫干山盛產茶葉的記載。清末尚見于市場,后漸湮沒。1979 年恢復生產。
莫干黃芽的制作,采摘一芽一葉展開至一芽二葉初展之鮮葉,經攤放、殺青、揉捻、燜黃、初烤、鍋炒、足烘等工序制成。揉捻后的濕坯燜黃過程,是其區別于綠茶的不同之處。
莫干黃芽的品質特點是黃湯黃葉。由于其香氣清高幽雅,味鮮爽而醇和,自然品質優秀,因而在1980-1982年連續三年被浙江省農業廳評為一類名茶,成為浙江省第一批省級名茶。
二、霍山黃芽
1、特征
產地:安徽省霍山縣現轄行政區域
特一級霍山黃芽的品質表現:
茶形狀:雀舌勻齊
茶色澤:嫩綠微黃披毫
茶湯色:嫩綠鮮亮
茶香氣:清香持久
茶滋味:鮮爽回甘
茶葉底:嫩黃綠鮮明
(摘自安徽省地方標準《地理標志產品 霍山黃芽》DB 34/T 319—2012)
2、好茶有話說
創制于唐,興于明清。霍山黃芽長期只聞其名不見其茶,制作技術早已失傳。1971年經研制恢復了黃芽茶的生產。傳統的霍山黃芽屬黃茶類,而恢復后的霍山黃芽,其生產工藝和品質更接近于綠茶。霍山黃芽每年在谷雨前后采摘一芽一葉或二葉初展之鮮葉,采用殺青、初烘、攤涼、復烘、攤放、足烘等工藝制成。
霍山黃芽外觀綠潤泛黃,過去一直將之歸于加工工藝,據今研究與品種有關。適制黃芽茶的大化坪金雞種,葉色淺綠,特級黃芽一芽一葉初展外觀油潤顯金黃色,因此成茶自然呈黃綠色。
目前市場上常見的霍山黃芽,可以下圖為參考:
內容來源于:陳宗懋、俞永明、梁國彪、周智修著《品茶圖鑒》(譯林出版社,2019)
審稿:中國農業科學院茶葉研究所 劉栩 副研究員、中國農業科學院茶葉研究所 張穎彬 副研究員
來源: 中國茶葉學會
內容資源由項目單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