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天津市教委、天津市教科院、天津市教育學會聯合主辦的“天津基礎教育擴優提質階段性成果交流展示系列專場活動”在濱海新區正式啟動。濱海新區科協組織11支“濱城科普惠”科技志愿服務隊參展,吸引了全市各方代表的廣泛關注。
活動現場,交通運輸部天津水運工程科學研究院科技志愿服務隊圍繞交通運輸重大工程開展科普教育,現場展示的空間懸浮顯示設備基于人眼生理的視覺特征,利用瞳孔光線積分再現空間光場,能夠將虛擬影像直接投射在空氣中,在空中呈現立體的懸浮效果。產品支持體感交互,讓觀看者通過手勢直接與懸浮在空中的三維圖像進行交互,打破傳統的二維顯示感知方式,實現多層次場景構建和全方位感知呈現。濱海科技館科技志愿服務隊面向中小學研發六大品類活動,288項科學課,為學校建立校外“第二課堂”。中科藍海科技志愿服務隊,依托全國知名權威的科技專家團隊和齊全精密的實驗設備,構建了“大學科研院所+專業技術協會+科技園區+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公益組織+科普基地+科普大使+科技志愿服務隊”的科學教育體系,形成了“科學興趣激發——科學思維培養——科創人才挖掘”的三級培養體系,讓孩子們從教室走向實驗室,再從實驗室走向實踐。航天神舟飛行器科技志愿服務隊與幼兒園、小學、初中、高中、大專院校合作,為學生提供航空航天科普活動、航天精神教育活動。中源協和生命科技體驗館科技志愿服務隊以科研作為支撐,通過生命孕育過程中細胞變化的三維互動、電鏡下干細胞培養生長分裂和電鏡下免疫細胞吞噬腫瘤細胞的動態過程,將生命科技知識普及給中小學生。
區科協相關負責人表示,本次成果展不僅是科普知識的盛會,也是青少年科學夢想的搖籃。下一步,區科協將繼續發揮科普教育資源優勢,號召企業科研人員通過開展豐富多彩的科技志愿服務活動為中小學科學教育注入新活力,不斷提升青少年科學素質。
來源: 濱海新區科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