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國氣象局消息,3月24日、25日和26日三天將可能出現地磁活動,其中3月25日可能發生,中等以上地磁暴甚至大地磁暴,預計地磁活動將持續到26日。
地磁暴是指地球磁場全球性的劇烈擾動現象。它通常是由于太陽風中的高速等離子體云到達地球空間后,引發的最具代表性的全球空間環境擾動事件。地磁暴的發生與太陽活動密切相關,特別是與日冕物質拋射(Coronal Mass Ejections, CMEs)和太陽冕洞有關。這些太陽活動可以將大量的帶電粒子和磁場能量輸送到地球附近的空間中,當這些粒子與地球磁場相互作用時,會引發地磁場方向與大小的變化,從而產生地磁暴。
圖片來源:中國氣象局官方微博
地磁暴的發展過程通常分為三個階段:初相、主相和恢復相。初相是地磁水平分量在高于暴前值的水平上起伏變化的階段,持續時間為幾十分鐘到幾個小時。主相是地磁水平分量突然下降到極小值的階段,持續時間為半小時至數小時。恢復相是地磁水平分量逐漸向暴前水平恢復的階段,通常需要2到3天才能完全恢復平靜狀態。
地磁暴不僅會影響地球的空間環境,還可能對地面和空中的通信系統、導航系統、電力供應等產生影響。此外,地磁暴還能激發美麗的極光現象,尤其是在中高緯度地區。例如,2023年12月1日,中國氣象局曾發布預警,預測可能出現地磁暴活動,隨后在黑龍江、內蒙古、新疆等地觀測到了極光活動。
圖片來源:中國氣象局官方微博
本次地磁暴之所以成為大地磁暴,主要是因為這次地磁活動的成因與日冕物質拋射(CME)密切相關。這次CME發生的位置幾乎正對地球,因此從地球視角看,噴發物形成了一個完整的圓面,即所謂的“全暈”。由于噴出的太陽物質相對地球速度極快且覆蓋度高,預計將引發強烈的地磁活動。
地磁暴是由太陽風中的高速等離子體云到達地球空間后,引發的最具代表性的全球空間環境擾動現象。當這些粒子與地球磁場相互作用時,會引發地磁場方向與大小的變化,從而產生地磁暴。地磁暴的強度取決于太陽風的強度、速度和地球磁場的狀態。在這種情況下由于CME的特性,這次地磁暴具有較高的可能性發展成為大型地磁暴。
圖片來源:中國氣象局官方微博
地磁暴是地球磁場在短時間內發生的劇烈變化,這種變化可能會對地球上的生物和電子設備產生影響。關于地磁暴對人體健康的影響,目前的研究并不完全清晰,但有一些研究表明,地磁暴可能會對人體的神經系統、心血管系統和免疫系統產生一定的影響。
1、對神經系統的影響:一些研究表明,長期暴露在高強度電磁場中可能會對人體的神經系統產生影響。地磁暴期間產生的電磁輻射可能會對人體的神經系統產生一定的刺激,導致頭痛、失眠、記憶力減退等癥狀。然而,目前尚無確鑿證據表明地磁暴對人體神經系統的影響程度有多大。
2、對心血管系統的影響:地磁暴期間,太陽風中的帶電粒子可能會對地球的大氣層產生擾動,從而影響到地球的電離層。這種擾動可能會導致地球表面的電磁場發生變化,進而影響到人體的心血管系統。一些研究發現,地磁暴期間,心血管疾病的發病率可能會有所上升。然而,這種影響的程度尚不明確,需要進一步的研究來證實。
3、對免疫系統的影響:一些研究表明,長期暴露在高強度電磁場中可能會對人體的免疫系統產生影響。地磁暴期間產生的電磁輻射可能會對人體的免疫系統產生一定的刺激,導致免疫力下降,容易感染疾病。然而,目前尚無確鑿證據表明地磁暴對人體免疫系統的影響程度有多大。
總的來說,盡管地磁暴可能對人體的某些方面產生影響,但這些影響的具體程度和機制仍需進一步研究。如果你對地磁暴有所擔憂,可以關注相關的空間天氣預報,并采取適當的防護措施,如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充足的休息和均衡的飲食,以增強身體的抵抗力和適應能力。
來源: 中國科技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