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4日,記者從空軍軍醫大學西京醫院獲悉,該院的異種肝臟移植臨床研究取得重大突破,成功將一只多基因編輯豬的全肝以輔助的方式移植到一位腦死亡患者體內。術中,移植肝臟恢復血流后即刻分泌膽汁,未見超急性排斥反應,已持續工作超96小時。經科技查新,國內外未見同類報道,屬世界首例。


西京醫院竇科峰院士、陶開山主任等主刀手術

該研究首次探索了“基因編輯豬-人”肝臟異種移植的可行性,在科學理論創新、核心技術攻關、軍事醫學應用等方面取得原創性突破,將在救治修復、功能重建、移植替代,特別是重要臟器移植中發揮不可替代作用。

我國有近4億肝病患者,700多萬肝硬化患者,同時,每年新增30萬—50萬的肝衰竭患者。對于肝衰竭,肝移植是唯一有效的根治方式?,F實中,很多人因等不到人類供肝而失去生命,而異種肝移植不受供肝數量限制,可使更多終末期肝病患者獲益,未來可能完全替代同種肝移植。

2021年至2023年,異種移植的基礎與臨床研究均取得巨大進步——美國相繼開展了4例基因編輯豬-腦死亡受體腎臟移植、1例基因編輯豬-腦死亡受體心臟移植、2例基因編輯豬-人心臟移植手術,這一系列醫學突破引發了廣泛關注,使得以基因編輯豬為供體的異種移植成為緩解移植器官短缺的新希望。

目前,國際上關于異種肝臟移植的研究,尚處于使用狒狒、獼猴等動物作為移植受體階段。據中國科學院院士竇科峰介紹,相對于腎臟和心臟,肝臟涉及合成、分解、凝血、解毒和免疫等功能,解剖結構和生理功能更為復雜,因此,基因編輯豬的肝臟還不能完全替代人類肝臟發揮功能,異種肝臟移植技術難度和科學意義更大。如何推動異種肝移植走向臨床,是當下領域內學者十分關注的難點科學問題。

從2013年亞洲首例轉基因豬-藏酋猴異種異位部分肝移植獲得成功,到2020年多基因編輯豬-猴肝心腎移植創造肝移植受體存活世界紀錄,到2022年成功實施國際首例多基因編輯豬-猴多器官多組織同期聯合移植,再到2023年多基因編輯豬-猴異位輔助肝移植取得新突破,西京醫院在長達11年的“豬猴異種肝移植動物實驗”基礎上,開展了此次基因編輯豬-腦死亡受者肝移植,以多基因編輯豬作為供體,腦死亡患者作為受體,實施了保留移植患者自身肝臟的輔助性肝移植,模擬了臨床肝衰患者的替代支持治療過程。實施方案先后通過學術委員會、倫理委員會、器官移植委員會和動物委員會論證,嚴格按照國家有關規定逐項進行。

手術供體豬由成都中科奧格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O型血,23公斤,敲除了3種會引起“超急性排斥和急性體液性排斥”的豬抗原,轉入了2種“人補體調節蛋白”、1種“人凝血調節蛋白”。移植受者為一例重型閉合性顱腦損傷患者,經過醫院全力搶救,三次評估均認證為腦死亡,家屬同意無償參與異種肝移植科學研究,為人類醫學進步做出貢獻。

3月10日,麻醉科、外科手術室、重癥醫學科等14個科室共同為手術保駕護航。供體豬全麻,供肝稱重700克,組織學檢查顯示肝組織形態結構正常。受者常規麻醉,供肝肝動脈與受者腹主動脈吻合。移植肝臟開放血流后,色澤紅潤、質地良好,可見金黃色膽汁流出,說明豬肝在人體內發揮了生理功能。術中B超顯示移植肝灌注良好,整個手術歷時約9小時順利結束。

西京醫院陶開山主任、段維勛副教授、楊詔旭副教授吻合肝臟相關血管

術后24小時,受體血流動力學平穩、移植肝臟膽汁分泌良好、B超顯示移植肝臟血供良好、移植肝臟穿刺病理顯示未見排斥反應。據西京醫院肝膽外科陶開山主任介紹,移植的基因編輯豬肝臟無論從膽汁、血供和病理結果來講,情況良好,手術效果超出團隊預想。

“這是醫學界第一次將基因編輯豬肝植入人體內,在目前觀察的96小時內,移植的基因編輯豬肝臟,在人體內能夠發揮生理功能,正常分泌膽汁,說明有可能替代人類肝臟?!备]科峰表示,該項研究的順利開展,是異種器官移植領域的重大突破,也是異種肝移植向臨床邁進的關鍵一步,為下一步的臨床應用提供了理論依據和數據支撐。

來源: 光明日報全媒體記者張哲浩 李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