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眠是人類最基本的生理需求之一,我們一生中有大約1/3的時間是在睡眠中度過的,睡眠健康是人體的三大健康標準之一。不過,隨著年齡增長以及各種壓力的增加,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遭受睡眠問題的困擾。下面我們就來聊聊伴隨人類一生的睡眠。

世界睡眠日:3月21日

世界睡眠日由來

為喚起全民對睡眠重要性的認識,2001年,國際精神衛生和神經科學基金會在其制定的全球睡眠和健康計劃中,發起了一項全球性的活動,這便是世界睡眠日,時間定為每年的3月21日。此項活動的重點在于引起人們對睡眠重要性和睡眠質量的關注。2003年中國睡眠研究會把“世界睡眠日”正式引入中國。

睡眠到底有多重要?

睡眠對身體健康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它不僅可以保護大腦,促進與鞏固人體的記憶,還能幫助我們恢復體力,增強機體免疫力,起到延緩衰老、促進長壽的功效。對于嬰幼兒、兒童、青少年來說,充足的睡眠可以促進其神經系統與生長發育的成熟。

那么,我們每天到底需要睡多久?其實,不同的人對睡眠時間的需求也不同。兒童睡眠時間相對較長,老年人因為生理特征睡眠時間會相對減少。對于普通成年人來說,推薦每晚睡眠時間為7~9小時,不足6小時或多于10小時都不利于健康。如果每天的睡眠能保證足夠的時間,并且能夠在30分鐘之內入睡,夜間覺醒次數不超過兩次,那么就算是健康的睡眠。

完整的睡眠有4~6個周期

研究顯示,人類夜間睡眠總體分兩大類,非快速眼動睡眠(包括淺睡眠和深睡眠)以及快速眼動睡眠(80%的人在這一過程被叫醒時都反映在做夢,又叫“做夢期”)。睡眠從淺到深,再到做夢期為一個睡眠周期,大約90分鐘,一個晚上大概有4~6個睡眠周期。非快速眼動睡眠占整個睡眠期的80%左右,是促進生長、消除疲勞、恢復體力的主要方式。其中深睡眠(占整個睡眠時間的15%~20%)尤為重要,主要出現在夜間睡眠的前半夜,是生長激素的分泌高峰期,兒童缺少深睡眠會嚴重影響其生長發育。

做夢對健康有害嗎?

做夢是人在睡眠過程中產生的一種正常心理現象。通常人在睡覺時,大腦神經細胞處于抑制狀態,不過有時候這種抑制并不完全,大腦皮質還有少數區域的神經細胞處于興奮狀態,這時人就會出現夢境。如果此時與語言、運動有關的神經細胞也處于興奮狀態,那么就不光會出現夢境,還會出現說夢話或夢游的現象。

做夢對健康非但無害,還對人體有重要意義。首先,大腦會利用做夢來清除白天自身工作所產生的垃圾;其次,大腦利用做夢來整理白天所學的東西,幫助相對應的功能區進行記憶。此外,做夢有時候也可以讓我們從夢境中覺察身體某些部位痛覺的來源,進而提高對這些區域的保養。

失眠,讓夜晚不再美好

據資料顯示,我國目前失眠的發病率越來越高,高壓的生活方式、缺乏體育鍛煉、不規律的睡眠、酒精依賴和大量攝入咖啡因都是失眠癥的危險因素。

失眠讓人們在漫漫長夜中輾轉反側,不能入睡。這種持續的失眠不僅會給身體帶來沉重負擔,嚴重影響生活質量,降低工作效率,而且還會增加患抑郁癥的風險。另外,長期攝入催眠藥物也不利于身體健康。嚴重失眠者應去醫院尋求醫生的幫助,在臨床醫生的指導下進行科學治療。

幾乎每個人都會偶爾因興奮、緊張或壓力而失眠,但是,當失眠作為一種疾病時該如何來判定呢?

美國《精神障礙診斷與統計手冊》有詳細診斷標準:1.對睡眠的質或量顯著不滿意,并且有以下癥狀至少一個:①入睡困難;②睡眠維持困難;③早醒、易醒,醒后難以入睡。2.失眠引起了日間功能損害。3.持續時間:每周大于3次,持續超過3個月。4.有充足的睡眠機會仍有睡眠困難。5.不是因為藥物及其他疾病引起。

三類食物有助睡眠

富含B族維生素的食物。B族維生素能促進新陳代謝,增強神經系統的功能,具有消除煩躁、促進睡眠的作用。晚餐可以適量多吃些燕麥、糙米、全麥面包等全谷物食品。

富含色氨酸的食物。色氨酸在人體內可以代謝生成5-羥色胺,能夠抑制中樞神經興奮,產生一定的困倦感。同時,5-羥色胺在人體內可進一步轉化生成具有鎮靜和助眠作用的褪黑素。牛奶、小米、核桃、香蕉、無花果等含有較豐富的色氨酸,晚餐時適量多吃這些食物,可促進睡眠。

富含鈣和鎂的食物。鈣、鎂可抑制神經系統過于興奮,有安眠作用。晚餐適量吃些富含鎂的堅果(10克左右),睡前喝一杯鈣含量豐富的純牛奶,都是失眠者較好的選擇。

來源: 中國科學技術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