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發亂蓬蓬的,直接就洗頭發還沒浸濕就抹洗發水頭發還沒干就上床睡覺……
錯誤的洗頭發方法可能正在讓你的秀發變“枯草”我們從小時候就洗頭
洗了十幾年、幾十年
就跟吃飯喝水一樣自然
但是你是否想過這個問題:
你真的會洗頭發嗎?洗頭發時經歷了什么?
要想說清楚怎樣洗頭發,就要先來了解一下我們的老朋友——頭發絲。
頭發用肉眼觀察的時候是細細的一條線,其實放大來看它的結構還是很復雜的。從里到外分別是毛髓質、毛皮質和毛小皮,后兩個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發芯和毛鱗片。
這個結構中,很重要的就是毛鱗片了。
想要看上去發質好,首先要保護毛鱗片。
如果毛鱗片相對完整,沒有缺損,且閉合緊密,這樣頭發看上去就會有光澤感;反之如果毛鱗片缺損、閉合不嚴,頭發就會看上去干枯無光。
毛鱗片有個特點,就是它遇水會張開,干燥時又會重新閉合。
了解了頭發的這個特性,就很容易理解正確洗頭的姿勢了。
如何洗頭發?
洗頭時頭發上的毛鱗片遇水張開,此時如果用力去揉搓摩擦,勢必會將張開的毛鱗片磨損,甚至將頭發從張開的毛鱗片處一分為二,形成分叉。
因而想要有一頭秀發,洗頭發的要點就在于動作輕柔,順著毛鱗片去清洗頭發。
用洗發水洗掉頭皮上以及靠近頭皮處頭發上的油脂和分泌物。頭發上的灰塵在沖水時完全能夠去除,不需要特地去用力揉搓。
洗頭時用指腹按摩頭皮,最后再輕柔地順著頭發沖水,完全能夠洗得干凈,還不傷頭發。
同理,在擦干時也不可以大力揉搓頭發,按壓以及順著毛鱗片去擦都是可以的。將頭發擦干至不再滴水。
多久洗一次頭最好?
對于洗頭頻率,可以根據頭皮性質作調整。
油性頭皮分泌物較多,如果不及時清理則容易堵塞毛囊,引起頭皮痤瘡甚至脫發,因此建議油性頭皮夏季每天一洗,冬季則需要隔天洗一次。
對于干性頭皮,本身皮脂腺分泌不足,如果洗頭過于頻繁,則會加劇脫屑,因此干性頭皮全年都可以2~3天洗一次。
而介于其間的中性頭皮,隔天或者隔兩天都可以,以自己舒適為準。
什么時間洗頭最好?
到底是早上洗頭好,還是晚上洗頭好?曾有傳言說晚上洗頭不易干,睡覺時導致濕氣入侵,不利于身體健康。長頭發晚上洗了不易干,會不會得偏頭痛?
其實,只要及時吹干頭發,什么時候洗都可以。有人習慣早上洗頭,更加清爽精神;如果早上趕時間或起不來,那晚上洗頭也無妨,只要尊重人個習慣和生活規律就好。
7種錯誤的洗頭方式
比起糾結啥時候洗,怎么洗,以下幾種錯誤方式首先要避免。7個洗頭誤區,看看你中了幾個?
誤區一:護發素抹到發根
涂抹護發素的時候,涂到離發根1~2厘米的地方就行,千萬別往頭皮上使勁抹。因為護發素只能護理頭發,如果殘留在頭皮上沒有洗干凈的話,就很容易堵塞毛囊,從而引起脫發。
誤區二:涂護發素時間長
用護發素護理頭發的時間最好不要超過5分鐘,因為護發素的滋潤效果并不和它的使用時間成正比。時間太長,護發素反而會黏附在頭發上、變得很難清理,這些沖不干凈的“殘留”護發素,特別容易讓你的頭發沾上灰塵,時間久了也會堵塞毛囊。
誤區三:洗頭時水溫太高
洗頭水的溫度不能太高,但也不能太低,最適宜的溫度是38℃~40℃之間。用太熱的水洗頭,不僅不能把頭發洗得更干凈,還會刺激頭皮、傷害毛囊,讓它們出更多的油;如果長期這樣的話,就可能會脫發。
中國醫師協會皮膚科醫師分會皮膚美容事業發展工作委員會2016年發布的《中國皮膚清潔指南》中也指出,洗發的水溫略高于體溫,以不超過40 ℃為宜,洗頭的時間約5~7分鐘。
誤區四:用指甲抓撓頭皮
有不少人喜歡洗頭偏愛指甲抓撓頭皮,這樣的做法實際上最傷頭皮。指甲普遍比較鋒利,也容易藏污納垢,用力抓撓容易傷到頭皮,引起感染、毛囊炎等問題,進而導致或加重頭皮疾病(比如脫發)。洗頭時應用手指的指腹,輕輕揉搓、按摩頭皮。
誤區五:洗完用毛巾搓頭發
很多人洗完頭發喜歡用毛巾搓頭發來干發,“搓”這個動作十分容易傷到頭發毛鱗片,力度太大還會造成頭發折斷、脫落。正確做法是用毛巾包裹住頭發后,反復擠壓,使毛巾吸走頭發上的多余水分。
誤區六:電吹風離頭發太近
洗完后用電吹風吹頭發溫度不要過高,也不要離頭發太近。溫度太高、距離太近都會導致頭發損傷。
誤區七:梳頭時別生拉硬拽
洗完頭發梳頭時,別生拉硬拽。頭發打結的現象時常都有,硬扯不僅傷害頭發,還會傷到頭皮。長發梳頭時,先梳發梢,再梳發中,按從下往上的順序分區,慢慢梳開即可。避免使用塑料梳子,容易產生靜電。
來源: 福建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