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內有三種預防病毒性肝炎的疫苗,分別是「甲肝疫苗」、「乙肝疫苗」、「戊肝疫苗」,今天趁著全國愛肝日(3.18)說幾個冷知識:
【1】甲肝可以通過尿傳播
甲型病毒我們總說是「糞口傳播」,但實際上甲肝(尤其是早期)感染者體內的病毒也可以通過腎臟進入尿液。
因此,一些特殊癖好可能會更容易被甲肝病毒感染。
【2】乙肝并非都是慢性感染
乙肝病毒感染并非都是最終可能導致肝硬化、肝癌等情況的慢性感染,也存在急性感染,比如成人可能只有「不到5%」暴露后會出現慢性感染,而嬰兒的這個比例是90%。
但是,這并不代表成人就可以隨意進行血液、性暴露相關的行為。
【3】戊肝并非都是急性感染
雖然戊肝病毒和甲肝病毒一樣,一般都是急性感染,但在特定人群中,尤其是免疫系統受損的患者,如器官移植受者、HIV感染者或正在接受免疫抑制治療的患者中有可能發展為「慢性感染」。
在國內,戊肝發病也是能破萬的,不知道多少人是慢性感染。
【4】甲肝和戊肝都危害孕婦和胎兒
兩種一般導致急性肝炎的病毒都會對孕婦和胎兒造成影響,甲肝病毒主要在于可能導致胎兒早產或出生低體重,而戊肝病毒除了會導致甲肝病毒的情況外,孕婦感染還可能有較健康成年人更易出現「重癥」風險,伴隨更高的「死亡」風險,部分研究報告死亡率可高達20%-30%。
總之,孕期還是對飲食較真一點吧。
【5】這些人可以直接接種過甲肝疫苗
由于我國在之前幾十年甲肝流行水平變化,因此官方建議:無甲肝病史、甲肝疫苗接種史的18歲以上成人均可接種。其中18~39歲成人可「直接」接種;40歲及以上成人,可在接種前檢測抗-HAVIgG,檢測結果陰性者接種。但接種前不進行抗-HAVIgG篩查是安全的。簡單翻譯:18歲以上無病史的成年人可以直接打甲肝疫苗。
【6】乙肝弱陽性定義并不統一
一般在國內,經常說乙肝抗體在10-100 mIU/ml就是「弱陽性」,甚至要求補種;而在海外也有研究將弱陽性定為1.5-10 mIU/ml,也有說法是高于檢測下限(0.1 IU/L至1.0 IU/L之間)之間但低于10 IU/L之間就算弱陽性。反正,高于10 mIU/ml(10 IU/L)就是有保護了。
【7】戊肝全球只有一個供應商
戊型肝炎病毒是全球急性病毒性肝炎的主要原因,估計每年導致全球2,000萬人感染,其中7萬人死亡,而在我國國內,2023年全年報告的戊肝發病29,890例,死亡9例,幸運的是,全球僅有我國有自研自產的戊肝疫苗。最新的研究發現,我國國產的戊肝疫苗能夠提供至少10年針對戊肝保護。
【8】肝炎病毒會狼狽為奸
對于已經患有乙肝或丙肝的患者,感染甲肝病毒或戊肝病毒可能導致肝功能的急劇惡化,甚至引發急性肝衰竭等情況,導致死亡風險增加。
因此,如果有乙肝病毒或者戊肝病毒感染,可以考慮一下接種甲肝疫苗或戊肝疫苗。
【9】肝炎病毒不僅只有5型
除了甲肝病毒、乙肝病毒、丙肝病毒、丁肝病毒、戊肝病毒外,還有己(F)型肝炎病毒(HFV)和庚(G)型肝炎病毒(HGV),此外TT病毒(TTV)和森諾病毒(SENV)等非A~E型肝炎病毒。但是,似乎知道這個沒啥用。
愿
免責聲明:本文為個人興趣創作,僅為讓更多普通人對疫苗有更加清晰的認識,內容觀點不代表任何組織、單位、機構,未接受任何形式贊助,所有配圖均來自網絡公開平臺,如果內容有誤,大家多做自我批評(不是)。
來源: 鹵煮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