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這個問題的解釋,我們最經常聽到的是——蜜蜂是了不起的建筑設計師,擁有高超的數學計算能力。的確,蜂巢的正六邊形構造設計令人類建筑師都感到佩服,每個蜂室的邊角似乎都經過精心的測量演算,可以在節省材料的同時,使儲存空間達到最大。但蜜蜂真的有這樣的設計藍圖嗎?在近距離觀察了蜂巢的建造過程后,科學家們發現這些正六邊形的構建或許并不需要蜜蜂的精密計算。
蜜蜂的蜂巢是由一個個格子狀的蜂室連接而成的。每個蜂室的大小與蜜蜂體型相當。研究者發現,這些蜂室在形成之初其實是圓柱形,而非六棱柱。用于建造蜂巢的蜂蠟是一種粘彈性材料,剛建造出來的時候還未完全凝固,各個蜂室壁會趨向于融合到一起,最終呈現出六邊形的截面。科學家還觀察到有些蜜蜂會用體溫加熱蜂室內壁,以促進蜂室之間的融合。
那么,為什么蜂室壁融合后就會形成六邊形呢?你可以嘗試在桌面上吹一些大小相近的泡泡,讓它們在同一平面上互相緊挨著,這樣一個泡泡周圍就會有6個泡泡,接觸面間的壓力會使得夾在中間的泡泡被擠成六邊形,達到最穩定狀態。六邊形蜂室的形成也是相同的原理。
盡管這項發現可能讓蜜蜂建筑師的頭銜有些失色,但大自然這位設計師的創造力依然值得驚嘆。
來源: 奧秘 · 應急與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