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周炎是一種常見的口腔疾病,由牙周組織的炎癥引起。如果不及時治療,牙周炎可能會導致牙齒松動、牙周病、甚至是牙齒脫落。本文將介紹牙周炎的原因、癥狀和治療方法,幫助讀者了解并預防該疾病。
一、牙周炎的原因
牙周炎是由口腔中的細菌引起的炎癥性疾病。口腔內存在大量細菌,其中包括有害和有益細菌。牙齦的健康狀態對預防牙周炎至關重要。當口腔細菌侵入牙齦組織引起炎癥時,牙周炎就會發生。預防牙周炎的關鍵是保持口腔衛生,包括刷牙、使用牙線和定期潔牙。定期的牙科檢查也能及早發現和治療牙周炎,以避免疾病的進展和并發癥的發生。
在細菌侵入及生長的過程中,牙齒周圍的牙齦組織會逐漸松動、脫離牙齒。如果不及時處理,細菌甚至會直接進入牙齦下的牙槽骨,并且會導致牙齒松動等嚴重問題。而常見的牙周炎原因通常可以歸納為以下五個方面:
1.口腔衛生不佳。口腔衛生不佳可能導致牙周炎的發生,給牙齒和牙齦帶來嚴重影響。長期忽視口腔衛生會導致牙菌斑和牙石的堆積,加重牙齦炎癥。建立良好的口腔衛生習慣,包括定期刷牙、使用牙線和漱口水,可以有效預防牙周炎的發生,維護口腔健康。
2.牙齒缺失。牙齒缺失會導致相鄰牙齒傾斜、移位,影響咀嚼功能和口腔外觀。此外,沒有牙齒的支撐,牙床和頜骨容易吸收萎縮,減少口腔的穩定性。建議及時進行修復,如種植牙、烤瓷牙、義齒等,以維護口腔健康和正常生活。
3.飲食習慣。良好的飲食習慣對口腔健康至關重要。少吃高糖高脂食物,多食新鮮蔬果,有助于預防牙周炎。定時刷牙、使用牙線清潔牙齒,也是維持口腔衛生的重要措施。
4.口腔結構異常。口腔結構異常包括牙齒擁擠、錯頜等問題,易導致食物殘渣滯留,增加細菌滋生機會,從而誘發牙周炎。定期就診并接受正畸治療,以及保持良好的口腔衛生習慣,是預防口腔結構異常引發牙周炎的重要方法。
5.疾病和藥物。一些疾病和藥物會對口腔健康造成影響,比如糖尿病易導致牙周炎,長期使用某些藥物可能引起口干、牙齦腫脹等問題。因此,患有慢性疾病或正在長期服藥的人群,需要在醫生指導下積極控制病情,并在口腔護理上加倍注意,定期進行口腔檢查,以及根據醫囑調整用藥方案,有助于維持口腔健康。
二、牙周炎的癥狀
牙周炎的輕微癥狀甚至可能是變化不明顯的。但隨著炎癥的加重,炎癥部位會出現較多的感覺變化或不適,具體癥狀包括:
1.牙齦發紅發腫。
2.牙齦出血,尤其是吃東西、刷牙等時。
3.口臭或口味異常。
4.牙齒松動甚至掉落。
5.容易感到牙齒冷熱敏感。
6.牙周部位感覺脹痛,咀嚼不適。
在牙周炎早期,唯一能感受到的癥狀可能是牙齦發紅或易出血。但如果出現上述癥狀,應盡早進行檢查和治療,以避免牙周炎不斷加重,不可逆轉的牙周組織丟失。
三、牙周炎的治療方法
早期治療是預防牙周炎進展的關鍵。一起來了解下應如何進行牙周炎的治療。
1.口腔衛生。良好的口腔清潔習慣能有效抑制牙周炎細菌的生長,并促進牙齦愈合。建議每天刷牙2次以上,漱口、牙線更換、使用消毒洗口水等清潔工作。如果有口臭或口味異常,應咨詢醫生進行診斷。
2.深層清潔。如果牙周炎進展嚴重,口腔衛生措施無法改善,應及時到正規口腔診所進行深度清潔。深層清潔可以去除牙齦上齒石、細菌和牙齦軟組織內的細菌,以恢復牙周組織的健康。
3.手術治療。對于牙齦嚴重退縮、牙齒松動的患者,可能需要進行手術治療。常見的手術方式包括齒齦整形手術、植骨手術、植髓手術等。
4.牙周炎藥物治療。口腔衛生習慣和深層清潔無法改善時,醫生可能會開出牙周炎藥物進行治療。這類藥物包括口服處方藥、口腔沖洗劑、局部貼片等。但患者應該注意這些藥物僅為輔助治療,應遵循醫生的囑咐使用。
總之,牙周炎是消耗健康口腔的常見口腔疾病,應密切注意口腔衛生,并盡早進行治療,防止炎癥發展加重。如果您有這方面的疑問,建議及時就醫接受正規治療,以便及早治愈。(河北省石家莊市靈壽縣人民醫院 張杰)
來源: 健康科普宣教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