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春風處處暖,雷鋒精神代代傳。今年3月5日是第61個“學雷鋒紀念日”,也是第25個中國青年志愿者服務日。2023年,北京市科協在積極推進科技創新和科學普及“兩翼齊飛”,服務北京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的進程中,涌現出了一大批“敢為、善為、有為”的科技科普志愿服務先進典型。北京科技科普志愿服務周啟幕儀式上,18個科技科普志愿服務先進典型脫穎而出。霍家營社區科普志愿服務隊正是其中之一,下面讓我們走近這支隊伍,了解他們的故事~

科普服務“金字招牌”

讓受騙金額顯著降低

“阿姨,買點蛋白粉吧!只需要吃上三四套,身體倍兒棒!”居民張大媽在面對蛋白粉推銷時,由于缺乏科普意識,沉浸在推銷話術中,眼看就要花大價錢購買……

“等等!蛋白粉的作用遠沒有那么‘神奇’,大媽您可要擦亮雙眼,看好‘錢袋子’!”社區科普工作人員的一番話讓大媽警覺起來。

在北京市昌平區霍營街道霍家營社區這個“回天地區”典型的“村轉居”社區,霍家營社區科普志愿服務隊就是一面“金字招牌”,一場場科普活動和每天微信群里的答疑解惑為他們積累下良好的信譽值,讓他們的話在居民心中占據了不低的分量。

關于反詐科普,起因是團隊從相關部門得到數據,僅2019年到2020年,小區內被詐騙金額就高達數百萬,這讓科普團隊意識到幫助居民鑒別日常生活中的騙局刻不容緩。

“為了最大限度地提高居民接受科普的效果,我們依托社區科協—科普小組—科普樓長—科普志愿者四級網格化科普志愿服務體系,將科普力量分包到戶,通過網格設置縮小宣傳單元,利用縱向到底、橫向到邊的優勢,吸附多元化力量,每月采取線上宣傳、線下走訪的方式使科普宣傳與社區網格化有效整合,激發樓門科普活力。”霍家營社區科普志愿服務隊的王云環分享道。

她開心地表示,通過為轄區老年人提供手機使用教學、反詐、中醫養生等多方面的科普服務,最新的數據顯示小區內被詐騙金額已經下降到幾十萬,被詐騙的人數和受騙的金額都呈直線下降的趨勢。

基層科普與社區治理同頻共振

科普矩陣搭建后,科普樓門長和科普員在社區各類科普活動中,通過“時間銀行”激勵機制,累計服務3萬小時,有效改善社區科普力量匱乏的困境并成功挖掘社區科普“星達人”3名,孵化“京北小衛士”青少年科普志愿服務隊1支,培育北京市科普工作先進個人1名。

相比于線下科普活動因要策劃、組織等原因而開展的次數有限,線上的科普則每時每刻都在進行。每個“科普樓長”網格都會建立一個微信群,打造互幫互助“掌上科普園”,由科普志愿者們在群里回答問題,為科普答疑解惑開辟“高速公路”。

這些微信群十分熱鬧,居民們的問題從“5號電池是什么垃圾”到“x號樓前有垃圾堆積沒人清理”,并不只局限于科學問題,而是涉及日常生活的其他訴求。這也是霍家營社區科普志愿服務隊堅持的初心:讓基層科普與社區治理同頻共振,將科普服務與社區治理的方方面面融合到一起,讓科普工作達到“潤物細無聲”的效果。

王云環分享了一個小故事,主人公還是那個買蛋白粉的阿姨。她囤了許多這種“營養粉”,家里堆得到處都是,連床底下都堆滿了,但她平時并不吃。團隊注意到這個現象后認為,既然不是為了吃,那她的購買行為可能更多的是因為精神和心靈上的空虛得不到慰藉,于是科普志愿者們經常在社區開展活動時定向邀請這個阿姨來參加,次數多了之后再引導她加入到志愿服務隊伍中來。當各式各樣的志愿服務和社區文化活動占據了她的時間,認識和熟悉的居民朋友越來越多后,她就不再想要去購買蛋白粉了。

王云環十分感慨,她認為科普志愿服務不僅僅是為居民提供科普知識,而是將科普作為一種正向的活動,去豐富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讓他們的生活狀態轉為積極向上。或許原本他們是需要社會幫助的人群,但當你給予他們幫助后,他們完成了精神狀態的轉變,就可以再反過來為這個群體賦能,形成正向循環。

在服務隊的努力下,僅2023年,霍家營累計開展科普宣傳近50場,開展科普活動60余場,服務轄區老中青幼等不同人群5000余人次。由于科普工作到位,服務隊曾先后獲評2023年北京市基層科普服務行動項目、2023年北京市民生領域志愿服務V創投項目、2022年首都最佳志愿服務組織、“典贊時刻·2023首都科普”年度科普團隊和“最美科技科普志愿服務點(社區或村)”。

他們在書寫新時代科普界的雷鋒故事

科技科普志愿服務是現代社會文明進步的重要標志,是推動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和促進公民科學素質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載體,是培育踐行科技為民、科普惠民理念的生動實踐。霍家營社區科普志愿服務隊的故事是北京開展科普志愿服務的一個縮影。

在18個2023年度科技科普志愿服務先進典型中,有每年為上萬人帶去鮮活科技知識的北京交通大學大學生科普志愿分隊,有累計培養了2893名學生志愿者和83名小講解員的北京天文館“大火星”志愿服務隊,還有建立了三級志愿服務活動課程體系,為學生提供生命關懷、文化宣傳、公民意識等多領域課程的北京四中志愿者服務隊……

一個又一個“他”和“她”正在以實際行動書寫新時代科普界的雷鋒故事,他們激勵著更多的人投身科技科普志愿服務事業中,積極推進科技創新和科學普及“兩翼齊飛”。

制作:北京市科協融媒體中心

記者:趙玲

來源: 北京科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