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這樣一種疾病,它多發于皮膚,也可見于黏膜和內臟,在發病初通常被認為是黑色素痣而被人們忽視。但它卻是一種惡性程度極高、易發生轉移、預后很差的皮膚疾病,這便是被稱為“癌中之王”的黑色素瘤。
黑色素瘤是由皮膚和其他器官黑色素細胞產生的惡性腫瘤,惡性程度高,轉移發生早,死亡率高。那么,黑色素瘤是如何形成和發展的?有哪些形態特征、臨床表現和危險因素?又該如何進行預防?就讓我們聽聽一個皮膚“黑色素瘤細胞”的自述。
大家對我可能非常陌生,請先讓我做一個自我介紹。我原本是正常的皮膚黑色素細胞,一種帶有黑色素或其他類似色素的細胞。在人體胚胎時期位于神經脊,發育后一般分布在皮膚表皮的基底層。我的作用是分泌黑色素,吸收皮膚表面的紫外線,防止皮膚受到紫外線的照射引起損傷。
在皮膚中我們是一個大家族,我有許多兄弟姐妹。但受到遺傳、紫外線照射及激素水平變化的影響,我和我的兄弟姐妹在增生過程中,可能會在皮膚聚集成塊,形成色素痣,即大家耳熟能詳的“黑痣”。
我的主人非常愛美,一直對她的皮膚愛護有加,但令我想不到的是,為了使自己的皮膚變得更加白嫩和無暇,主人開始使用大量的化學類化妝品,甚至用化學腐蝕劑去除掉皮膚上的色素痣。久而久之,造成了化學性皮膚污染,在這些不良刺激下,使我迫不得已由黑色素細胞轉變為黑色素瘤細胞,至此我的性格開始大變。之前我們兄弟姐妹都緊緊團結在皮膚的表皮層,但是現在我可以跨過基底膜在皮膚的真皮層安營扎寨。我的模樣也與之前大不相同,細胞體積變大,形態異常,可以是上皮樣、梭形、氣球樣、或為瘤巨細胞等。組織結構的排列也紊亂了,可以呈小梁狀、腺狀、片狀、乳頭狀等各種方式排列。
黑色素細胞與黑色素瘤細胞(自繪)
皮膚及黑色素瘤結構圖(自繪)
我的增生能力變得更加旺盛,表現在主人皮膚原有的色素痣突然出現快速增大,形狀或顏色發生改變,原來無色素痣的部位出現新生的黑褐色斑片或斑塊,病變部位同時伴有輕微的瘙癢。但此時主人仍舊不以為然,因為早期一般不會出現明顯出血、瘙癢、壓痛、潰瘍等癥狀。
此時,大家一定想問如何辨別普通的色素痣和已發生惡變的黑色素瘤,請讓我來告訴大家答案。識別早期黑色素瘤的重要征象有以下幾點:
一看對稱性:選取痣的中心點,在皮膚上畫一個坐標軸,將痣分為四個區域。普通色素痣的這四個區域基本對稱,而惡性黑色素瘤常常出現不對稱的情況。
二看邊界:邊界不清、邊緣不規則的色素痣,惡變的可能性較高。
三看顏色:對于顏色不均勻的痣需要提高警惕(如突然發現有些區域發灰、有些區域發藍,或者基底部發紅,有血管擴張)。
四看直徑:直徑大于6毫米的色素痣,惡變的可能性更高。
五看進展:指短期內迅速變大,或者原有色素痣的周圍出現許多新的小痣(衛星灶),或表面無故出現潰瘍、糜爛、腫脹及出血。
足底的黑色素瘤(自繪)
隨著我們腫瘤組織不斷強大,病變部位瘤體持續增大,并明顯突出皮膚表面形成破潰、出血等癥狀,在瘤體周圍還可見不規則的色素沉著。此時我們已經蓄勢待發準備繼續遠征,但主人仍舊沒有采取任何措施,于是我們便開始搭載著血液和淋巴組織開啟下一站旅途。
此階段,我們會通過血液循環和淋巴循環,進入主人的全身,并出現遠處器官的轉移,也有些通過直接侵犯鄰近的器官而發生轉移。我們可以在主人身體上轉移到骨,造成骨質疏松和疼痛感;也會轉移到肺,引起呼吸不暢,咳血;還可轉移到肝,出現全身無力,食欲不振等癥狀。這些都是黑色素瘤晚期轉移的癥狀。當我們轉移浸潤迅速時,可同時發生腦、肝、肺、脾、骨等多發器官轉移。主人開始出現消瘦和惡病質等表現,但當身體的異常表現引起主人的重視時,他的生命已經受到了嚴重威脅。
黑色素瘤肝轉移(自繪)
由于我們給主人帶來的巨大傷害,主人不惜代價也要想辦法將我們斬草除根。接下來主人不得不面對漫長且痛苦的化療、放療和靶向治療等。在此,我想對大家說幾點關于黑色素瘤的預防措施,防微杜漸:
1.避免陽光下暴曬和長期使用刺激性大、腐蝕性強的皮膚化妝品;
2.對于本身異常的痣要提前進行處理,正確評估;
3.有黑素瘤家族史或出現過異常痣的人,每月自查一次皮膚,并每年進行一次全身檢查。
4.控制飲酒量。
黑色素瘤就像一個殺手,潛伏在人類的皮膚中。作為主人體內這場浩劫的見證者,我深知我們黑色素瘤給人類帶來的巨大傷害。我們的可怕之處在于,轉移性強,惡化速度快,往往被發現已是晚期,只能通過醫學手段盡量延長患者生命。想要預防黑色素瘤,希望大家能從我的故事中引以為鑒,做到“時刻關注,早發現、早治療”,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提高免疫力!
本文為科普中國-星空計劃作品
出品|中國科協科普部
監制|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有限公司、北京中科星河文化傳媒有限公司
作者丨孫玉航 曹麗媛 周伊 科普創作者
審核丨馮珺 大同煤礦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總醫院 皮膚科副主任醫師
來源: 星空計劃
內容資源由項目單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