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嗎?在我們生活的世界中,除了人類與病毒的較量,植物界也在上演著一場場驚心動魄的生存之戰。這不僅僅是一場生存的較量,更是科學與自然的對話。中國作物學會甘蔗專業委員會會長高三基正是這樣一位“白衣守護者”,手持科技“利劍”,與甘蔗病害展開了一場又一場的較量。

與甘蔗病害研究結下不解之緣,源于一次偶然的“邂逅”。2003年,高三基在田間選育種過程中發現,國內甘蔗高代材料也存在一種甘蔗新病害——黃葉病,從此與甘蔗病害研究結下不解之緣。 在國家糖料產業技術體系持續資助下,高三基率先建立甘蔗重大病害診斷檢測和品種抗性鑒定技術體系,甘蔗脫毒健康種苗生產、質量標準和檢測技術體系,獲得系列國家發明專利和制定國家技術標準達10多件(部);構建以抗病品種、脫毒健康種苗和無人機飛防為主的甘蔗病害全程精準綠色防控技術模式,輻射應用面積累計超過150萬畝,實現化學農藥減量增效,取得顯著的經濟和生態效益。

不僅如此,他和團隊還系統分析我國甘蔗重要病原物的遺傳多樣性和群體遺傳結構,發現10多種侵染甘蔗的病原新基因型或新株系,提出甘蔗病原物遺傳進化的主要動力和分子機制,解析甘蔗抗病反應的信號轉導途徑和網絡調控機制,為甘蔗病害防控和抗病育種提供技術支撐和理論依據。 科研的征途既要仰望星空,尋求突破,也要腳踏實地,服務于民。在教學科研之余,高三基和他的團隊頻繁穿梭于蔗區,足跡遍布廣西、廣東、云南、福建等8個省(區),將最新的科研成果和技術知識傳遞給基層的農技人員和農民朋友們,助力他們提升甘蔗種植水平,實現增產增收。 蔗林中,高三基和他的團隊依舊忙碌著,如同醫生般為甘蔗“把脈問診”,他們以科技為“藥”,治愈甘蔗的“疾病”,為這片綠意盎然的蔗林注入了新的生機與希望。

審核專家 | 高三基

監制 | 徐琴 戰釗

記者 | 宋雅娟 武玥彤 肖春

來源: 中國作物學會

內容資源由項目單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