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江,主任醫師,國家健康科普專家,國家衛健委能力建設和繼續教育腫瘤學專委會委員,新疆自治區人民醫院腫瘤科主任,中華醫學會科學普及分會委員,新疆醫學會健康科學普及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自治區首席科學傳播專家。
俗話說“民以食為天”,“吃了沒”或“吃的啥”也是咱們老百姓尋常的見面問候語。而腫瘤患者及家屬每次就診時也常常會問醫生該吃什么?不該吃什么?怎么吃?
可見咱們中國人民對于吃其實頗有講究,但相關研究表示,我國目前仍有40%~80%的腫瘤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營養不良并且約有20%的腫瘤患者直接喪命于營養不良!
雖然現在信息如此發達,但是很多患者及家屬其實對于怎么吃,吃什么仍存在很多誤區。下面我們就來看看老百姓常見的對于腫瘤患者膳食產生的“誤區”。
誤區1:腫瘤患者應該多喝湯補充營養
大多數人從小就從父母口中得知喝湯是大補,但實則不然,相關數據顯示湯中的營養僅為食物原料營養的5%~10%,湯中所含多為脂肪及維生素與礦物質,大部分營養特別是蛋白質其實存在于煮湯的原材料中。
而腫瘤患者大量喝湯也會增強飽腹感從而降低其他營養的攝入,導致膳食單一,長此以往會導致腫瘤患者營養不良。
誤區2:迷信抗癌食品或保健品
有些腫瘤患者在治療期間有時會盲目跟風其他病友,偏信民間“偏方”,迷信如冬蟲夏草、人參、靈芝等補品相信其能抗癌。事實上,雖然這其中有些食品在抗癌過程中有少許輔助作用,但并沒有確切證據證明這些昂貴補品可以治愈腫瘤或預防腫瘤復發,因此對于腫瘤患者的膳食問題應遵循主管大夫。
誤區****3:禁食能夠餓死腫瘤
不進食并不會抑制腫瘤生長,更不會“餓死腫瘤”。反而會對健康造成傷害。
腫瘤細胞無時無刻都在搶奪人體正常細胞的養分。如果禁食,首當其沖受影響的是機體免疫力。大量數據顯示營養不良與免疫息息相關,而營養不良的個體其實更容易遭受細菌感染或病毒感染。感染會進一步加劇營養不良從而形成惡性循環,最終導致不佳的臨床預后。
誤區****4:腫瘤患者不能吃“發物”
每當有人受傷時我們常能聽見旁邊有人說不能吃“發物”類似的話,怕舊疾復發。所以許多腫瘤患者也會因為擔心腫瘤復發而不吃所謂的“發物”,但其實并沒有證據證明“發物”會導致腫瘤復發。
從腫瘤營養學的角度看,“發物”多為富含高蛋白和各種營養素的食物,這些食物不僅是營養素的優質來源,而且對提高機體的免疫力、促進腫瘤患者的康復具有積極作用。所以,腫瘤患者的膳食結構應是在保證熱量、蛋白質攝入基礎上的食物多樣化,不必盲目“忌口”。
在新冠疫情防控常態化的今天,腫瘤患者居家期間應該怎么吃?
1.保證食物新鮮千萬不能吃變質食物。
2.保證每日能量攝入,建議每日攝入量:男性為2400-2700kcal、女性為2100-2300kcal。食材能量可從網上查詢。
3.保證每天攝入優質蛋白質如蛋奶類、魚蝦類、大豆類等。
4.飲食應保證咸淡適中,腫瘤患者飲水切忌過分油膩。
5.多吃富含維生素礦物質及膳食纖維的食物,可選擇西蘭花、紫甘藍、菠菜、獼猴桃等蔬果,相關數據顯示此類食蔬有輔助抗癌效果。
6.如果難以獲取綠色食蔬或水果,也可選擇我們存放在家里的菇類、木耳、海帶等菌藻類,也是很好的替代食物。
7.保證每日飲水量達1500-2000ml,評估標準可通過尿液顏色進行評估,以尿液微黃為宜。
8.對于存在特殊情況的腫瘤患者如消化道腫瘤放療患者,普通膳食攝入不足時,可口服腸內營養劑進行補充。
9.如果腫瘤患者在居家過程中出現無法進食或體重急劇下降等情況,應及時聯系社區并告知患者需要救治,及時聯系主管醫師或就近及時就醫。
腫瘤患者營養膳食順口溜
一個雞蛋一杯奶 豆漿豆腐適當量
三四掌心葷菜量 烹調方式宜健康
兩捧蔬菜一拳果 五彩繽紛是關鍵
主食攝入要適當 四五拳頭常見量
油鹽注意要控量 天然食材增味道
病毒哪怕再險惡 營養免疫保安然
來源: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科學技術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