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覺得胃是最幸福的器官,吃香的、喝辣的,但你知道嗎?胃也是最容易生病的器官。
10人9胃,是我們一個傳統的俗語,就是幾乎沒有人沒有犯過胃病。胃病之所以常見,是因為胃是和外界交流最豐富的器官,你今天吃個臭豆腐,明天吃個新鮮的魚蝦,后天吃頓各種雜伴進去的燴菜,這些它都帶來了各種微生物刺激,這些東西使胃作為一個承擔外界交流刺激最豐富的器官,所以刺激多,它毛病就會多,這叫做多勞多有毛病。所以10人9胃這樣一個基礎。
據統計,我國胃病發生率高達85%,呈現明顯的年輕化趨勢,23-34歲慢性胃炎患者的比例逐年上升。那么,胃病是怎么來的呢?胃病有一個名字叫“窮病”,發病率具有很強的地域差異,和人們的飲食結構息息相關。
到現在為止,它也是前三大癌癥。以胃癌為代表的極端的胃病仍然是對人威脅和發病率最高的的一個疾病。更何況比胃癌輕得多的消化性潰瘍,萎縮性胃炎,淺表性和糜爛性胃炎,這些疾病是我們經常會遇到的
當年我們的胃承擔了比現在更多的勞動,食物熱量密度低,要吃好多的東西,才能獲得足夠的熱量。而且胃黏膜的弱點就是它比較嬌嫩,如果研磨太多的高纖維的物質就會出現損傷,這是第一點。第二點胃病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因為整體營養不夠,什么叫整體營養不夠?大部分人都是有點面黃肌瘦的,總體來講蛋白質攝入不足,使我們的胃的保護層不夠,所以發病率很高。
想要胃健康,咱們先從認識一位"好朋友"胃黏膜開始。胃黏膜,是胃壁最內層的一層很薄、很脆弱的粘膜組織。你可不要小看了這層薄膜,它的更新換代速度驚人,每3~5天胃黏膜細胞就會更新一次。
胃黏膜如同一堵天然“屏障”保護著胃壁的安全,屏障功能的發揮,離不開一個重要的物質支持:胃酸。
首先胃里面是有胃酸的,胃酸是人體的第二大屏障。因為你的食物里面會有大量的微生物,包括真菌和細菌,甚至一些病毒。胃酸的pH值大約來講,在2以下,它叫做強酸。這些東西在胃酸面前,大部分都會被消滅掉。
那么胃酸來源于哪里?胃酸來源于胃黏膜。胃黏膜要分泌這種強酸,胃黏膜還得保護自己,不被這個強酸給腐蝕掉。要分泌大量的胃酸,它就要攝入大量的胃酸制造相關的蛋白質,它要防御胃酸對它的消化,它就要建立一個非常堅固的黏膜細胞層,這個細胞層是可以耐酸的,而這個細胞層的更新速度是很快的。
胃病其實來講就是兩方面因素,一方面胃酸太多或者過酸,另一方面胃黏膜的防護功能不夠了。所以營養對胃整個的安全是極端重要的。
當營養缺乏的時候,首先得的病就是胃病。所以胃病的發生你會發現其實是一個營養不足或者供血不足,導致了胃黏膜防御能力下降,在胃酸的作用下,出現胃黏膜的損傷損傷越來越加重,會進入到潰瘍萎縮性胃炎階段,萎縮性胃炎再往前走,一步一步的大面積腸上皮化生,低度上皮內瘤變,高度上皮內瘤變,胃癌,這樣整個的過程。
胃黏膜如此重要,相信我們也明白了老祖宗說“胃病,三分治七分養”的真意,這里的“七分養”,養的就是胃黏膜。說到這兒,相信很多人也在反省,是否富養了自己的胃黏膜。比如,只要胃不舒服,大多數人常見的做法,直接買點藥片吃,其實,這如同給胃雪上加霜。
如果是胃動力不足了,使用促進胃動力的幫助消化吸收的藥物。但是相當于是什么?我們在胃很疲憊的情況下,給他打了一針強心針,用一個形容就是強行用鞭子抽打拉磨的驢。大家想一想,對胃的整體健康來說,是不是一個雪上加霜的效果?
如果說,“胃疼吃點藥”如同逼著病人被迫疲憊上崗,那么,我們應該怎樣做,才是走在正確的“富養胃黏膜”的路上呢?
俗語說得好,大禹治水,宜疏不宜堵,咱們要想辦法去從上游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案,打贏?!拔浮睉鸬暮诵氖?strong>改變不良的飲食習慣,減少對胃的不良的刺激因素。同時我們如果能夠給足去修復胃黏膜損傷所需要的營養,想辦法激活胃的自愈力,我們就可以得到一個良好的效果。
這里教給大家富養胃黏膜、激活胃的自愈力的三個招數:一減,二養,三補。首先,“一減”,就是要少樹敵,遠離那些容易引發胃病的刺激性因素。
先說如何做到減少刺激性的因素,大家一定要養成一個規律飲食的習慣,我希望這一天當中,早餐、中餐、晚餐的時間在一個相對的相應的區域,定時定量進餐,這個是飲食規律的很重要一點。
第二點是什么?減少我說胃的刺激性因素要注意不潔的飲食。我們都說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所以食品安全很重要。
第三點大家一定要注意,有幾類食物要盡量避免腌制的、熏制的、燒烤里面烤糊烤焦的、霉變的這些食物,因為這里面它容易在操作的過程中出現致癌性物質。雖然咱們的機體沒有那么脆弱,你說我吃一頓就會怎么樣,不至于,但是要有這個意識,要減少去進食這些不良因素的頻率,這樣的話我們可以減少攝入的一個累積量。
第四點是要注意要避免過冷過熱過硬的食物,因為它們容易對消化道有刺激,甚至我們說過硬的食物還可能對黏膜有劃傷,這是第一個大的因素,就是減少刺激性因素,如果我們能做到,那對我們的胃是有一個很好的保護作用。
二養,就是要修煉內功,增強胃的“體魄,養好胃黏膜自身的修復能力,如同給它穿上金鐘罩、鐵布衫。(養黏膜的材料包裝:蛋白質、卵磷脂、抗氧化VA\VC\VE修復胃黏膜)
如果日常飲食攝入不夠,我們就要在基礎膳食的基礎上額外想辦法去補充充足的營養補充劑。
三補,就是善用外力,為加強消化吸收功能,提供豐富的營養原材料。(營養原材料的包裝包含:膳食纖維、B族維生素、鈣和鎂);提高胃的消化吸收能力,想辦法去促進消化液的分泌。
這里面也是有幾種關鍵的營養素。第一,膳食纖維大家很熟悉了,也叫益生元,包括了可溶性纖維和不溶性纖維,它們的作用機理雖然不一樣,但是它們綜合的作用是可以提高胃的消化能力,可以促進消化液的一個分泌。第二類是B族維生素, B族維生素我們都知道包括了很多種,有B1、B2、 B3、 B6,還有葉酸也是。再加上B12。大家記住B族維生素在修復黏膜體促進胃的消化吸收能力里面是有重要作用的,因為它是我們機體很多種酶消化酶的輔酶, B族維生素充足了,這些消化酶才能發揮它正常的作用。除了這兩種關鍵的營養素以外,還有兩種元素,鈣和鎂在促進消化液提升胃的消化能力中也占有舉足輕重的作用,我們也需要保證它的一個充足。
最后,我們來總結一下知識點,胃病是窮病,其本質是胃黏膜受到過度的胃酸刺激,而又得不到充足的營養支持,因此,打好胃健康保衛戰,要從“富養”胃黏膜開始。如何養好胃黏膜,我們提供了“一減一養一補”的營養調理思路,“一減”減少刺激胃黏膜的外部因素;“一養”用蛋白質、卵磷脂、抗氧化VA\VC\VE修復胃黏膜;“一補”要補充膳食纖維、B族維生素、鈣和鎂,提高胃黏膜的消化能力。對此,大家都記住了嗎?
營養師劉合作的碎碎念
規律進食,打好胃健康保衛戰
喜歡的話,記得點個關注和再看哦,?( ′???` )比心
來源: 營養師劉合作